西安唯学教育老师直接接听

400-029-09** 400-029-0997 转 140672
查看完整号码
扫码拨号
微信扫码拨号

全国高校介绍 | 中山大学

作者:唯学补习 来源:唯学补习 2023/10/5 14:54:09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手创办,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共同创建的大学,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鲜亮红色基因、追求卓越品格和爱国奋斗精神。中山大学起初校名为国立广东大学。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通过部省共建,在国家、地方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大学成为一所国内、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形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特质。 在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中,中山大学汇聚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名家大师,学术文脉积淀深厚。邓植仪、丁颖、冯友兰、郭沫若、鲁迅、傅斯年、顾颉刚、商承祚、何思敬、赵元任、周谷城、梁伯强、蒲蛰龙、王亚南、刘节、岑仲勉、王起、柯麟、陈寅恪、姜立夫、杨荣国、梁方仲、容庚、高兆兰、谢志光、陈耀真、陈心陶、林树模、秦光煜、钟世藩、周寿恺、董每戡、戴镏龄、高由禧等著名学者先后在本校任教。近年来,中山大学吸引集聚了一大批海内外优秀的学术英才,奋斗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致力于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9月,中山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合作建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2015年,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获教育部批准建设。至此,中山大学形成了三校区五校园统筹发展的办学格局,在广州、珠海、深圳扎根办学。广州校区重点提升文、理、医传统优势,珠海校区重点发展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群,深圳校区着力发展新医科、新工科、新农科,各校区统筹规划、错位发展,三校区五校园共同支撑中山大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四个面向”,积极倡导“出思想、出理论、出学派”;与科研规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机遇,进一步推进有组织科研,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激发人文社科发展新动能,为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贡献中大力量。 中山大学现有科研创新平台38个、省部级平台243个,学校着力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天琴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精准医学科学中心、华南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大谱仪、绿色子工程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支撑未来发展的创新体系正在形成。 中山大学医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实力,我国*早的西医教育诞生于此。目前,中山大学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医研创新日新月异,拥有10家直属附属医院,构建了门类齐全、实力雄厚、技术、设备先进、优势互补、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医疗救治服务网络体系,医教研综合实力、医疗服务能力与规模居于全国行列。 0 1 师资力量 专任教师4801人, 0 2 特色 中山大学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深入推动教学改革,全面推动德育与智育、与专业、科研与教学、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融合,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落实“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提升优质教研资源的投入,逐步拓展“宽口径、厚基础、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特色,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服务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高水平复合型创新人才。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已有10个专业入选强基计划(基础招生改革试点);11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基础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总数位居全国并列第4;72个专业入选本科专业建设点,42个专业入选省级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23个专业已入选专业建设点);经济、管理、工科、医科等多个本科专业通过了国内(国际)认证,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等国际大学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相关国际认证。
在近一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以独立完成单位获教学成果二等奖8项,总数位居全国并列第5;2022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7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已获得本科课程认定32门、省级本科课程认定116门;建设虚拟教研室4个,建有在线开放课程208门次,其中51门首批入选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40门课程上线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平台,以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为依托,与喀什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等多所西部高校达成合作,通过数字化技术推进课程共享,建设同步课堂、线上课堂、混合式课堂等新型课堂,获评教育部2021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 本校教师作为主编或副主编的教材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17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另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和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各1项。我校学生在各类竞赛中*优异,屡获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IARC)、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世界大学生立方星挑战赛及国内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生命科学竞赛、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智能汽车竞赛、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金奖/一等奖,在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赛道金奖、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赛道银奖、预防医学专业赛道铜奖。 0 3 近三年在陕录取分数线 0 4 2023年在陕招生计划 0 5 2023年招生简章 第*章 总则 中山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章程 第*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中山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选拔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章 学校基本概况 第三条 学校全称:中山大学 第四条 学校国标代码:10558 中山大学以统一代码(10558)进行招生。 第五条 校址: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校区南校园、北校园、东校园) 广东省珠海市(珠海校区)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校区) 第六条 办学层次: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第七条 办学性质: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国家 “双”建设高校。 第八条 办学历史和战略目标: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手创立。新时期中山大学的战略目标是扎根中国大地,为稳居国内高校第*方阵,建设世界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第九条 颁发学历学位证书:凡具有中山大学正式学籍的学生,在规定修业期限内,取得规定的学分,达到毕业要求者,颁发中山大学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中山大学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十条 中山大学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学校本科招生工作。 第十一条 中山大学教务部招生办公室为学校常设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招生政策和制度,在学校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学校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四章 招生计划 第十二条 2023年学校计划面向全国各省(区、市)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7730人、华侨港澳台学生500人。 第十三条 学校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及学校办学情况,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各地生源数量和质量、选考科目和学校要求,确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由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 第十四条 学校预留计划用于调节各地统……,预留计划使用原则为“集体决策,公平公正”。预留计划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1%。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五条 学校根据各省(区、市)生源情况,确定投档比例。在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一般按照不超过各省公布的招生计划数的120%调档;在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一般按照不超过各省公布的招生计划数的105%调档。在平行志愿批次,已投档至中山大学的考生,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体检合格且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下,均不退档。 第十六条 学校调档时认可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给予考生的政策性加分;同一考生如有多项政策性加分,只取其中*高一项分值,且原则上加分不得超过20分。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不适用于安排不分省计划的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第十七条 对已进档考生,学校按分数(投档*)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不设专业志愿级差;投档*相同且招生计划余额不足时,优先录取实际高考*高的考生,仍相同时则按照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确定的同分排序进行录取,无同分排序规则的批次参照所在省(区、市)本科普通批次执行。学校在内蒙古自治区执行分数优先(分数清)录取规则。 第十八条 学校在全国大部分省(区、市)实施满足考生专业志愿的规则。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不予录取。 第十九条 未完成的招生计划,根据各省(区、市)要求进行公开征集,仍未完成的,调配到生源充足省(区、市)安排录取。 第二十条 招生专业不限考生应试外语语种;除外语类专业,其他专业主要以英语作为第*外语安排教学。 第二十一条 录取时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为基本依据。若新生入学后体检不合格,按照《中山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中有关条款执行。 第二十二条 民族班、新疆协作计划、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国家民委专项计划等的招生录取,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国家专项计划的招生录取,根据教育部及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外语类推荐生、推荐运动员、高水平运动队、艺术类音乐表演专业、高校专项计划(农村学生)等招生录取,根据教育部、生源省份及中山大学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华侨港澳台联合招生、澳门推荐生、澳门“四校联考”、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本科面试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等招生录取,根据教育部及中山大学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新生入学后,根据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入学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学生,按照招生工作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七条 2023级新生大一在广州校区南校园集中培养,大一学年结束后进入高考录取专业所在院系的校区(园)培养。 第二十八条 学校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成长路径,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除强基计划、外语类推荐生、高水平运动队、推荐录取运动员、艺术类专业外,学生在一至四年级均可申请转专业。 第二十九条 学校严格执行省级以上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除了音乐表演专业执行 10000 元/生·学年学费标准外,其他专业的学费标准按 5480-8000 元/生·学年收取,住宿费标准为 750-1600 元/生·学年。具体请在各省公布的本科招生目录或登录中山大学信息公开网查询。 第三十条 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设立“绿色通道”,承诺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资助政策按照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和中山大学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中山大学教务部招生办公室对招生工作履行职能监督职责,纪检监察部门履行专责监督职责。中山大学招生工作接受新闻媒体、考生和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三十二条 本章程由中山大学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适用于中山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工作,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十三条 本章程由中山大学教务部招生办公室解释。

“西安唯学教育升学规划”是陕西达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教育宝平台开设的店铺,若该店铺内信息涉嫌虚假或违法,请点击这里向教育宝反馈,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机构评分

环境:4.0师资:4.0服务:4.0效果:4.0

公示信息

店铺名称:西安唯学教育升学规划

单位名称:陕西达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账号名称:xawxbx(180******25)

所属城市:陕西西安

入驻时长:8年

在线客服:在线聊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标准版 登录后台
教育宝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