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机构/课程/服务名称

2023石家庄幼升小的基本政策

2023-11-02 09:30:41
# 石家庄小学入学

石家庄幼升小的基本政策为“划片招生、就近入学”。

具体是指:适龄儿童户口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下同)双方或一方,且户口和住址符合户籍管理有关要求,即户口、住址和父母的《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规划用途须为住宅)相一致,即可在片内小学免试入学。

此外,适龄儿童的父母一方为独生子女,且该适龄儿童随父母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处落户,常年同住,无户口迁移史的,可以依据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独生子女一方)的房产按照招生片区就近入学。

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由县(市、区)教育局根据适龄儿童、少年家庭实际情况和各学校学位情况调剂安排入学。

石家庄市公 安 局、石家庄市教育局致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温馨提示

又到了每年申报居住登记的高峰期,您的子女如需在石家庄市入学接受义务教育,请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关于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制度的要求,以及市教育局、市公 安 局等六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石教〔2015〕59号)有关规定,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的,报名入学时,必须持有监护人双方及随迁子女本人于入学当年6月15日前在公安部门办理的居住证。

根据河北省居住证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流动人口在我市申领居住证,需在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居住登记满半年后,凭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等三个条件之一的相关材料方可申领。对办理居住登记不满半年但实际居住半年以上,具备拥有合法所有权的住房;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居住地市区、县连续缴纳社会养老保险满半年;在全日制小学、中学、中高等职业学校或普通高等学校取得学籍并连续就读满半年;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可通过绿色通道申领居住证。在此,我们温馨提示广大外来务工人员,根据《河北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规定》,流动人口应当自到达居住地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居住登记。如果随迁子女2022年选择在石家庄入学接受义务教育,请您务必于今年12月15日前携身份证(或户口薄)、1张免冠一寸照片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居住登记,以便您能够在2023年6月15日前申领取得居住证,确保子女顺利就学。

在此我们提醒您,办理居住证业务不收费,请不要相信任何中介机构,务必到派出所办理居住证业务,避免上当受骗,影响入学就读和办理其他业务。

石家庄幼升小的基本政策为“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具体是指:适龄儿童户口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下同)双方或一方,且户口和住址符合户籍管理有关要求,即户口、住址和父母的《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规划用途须为住宅)相一致,即可在片内小学免试入学。

此外,适龄儿童的父母一方为独生子女,且该适龄儿童随父母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处落户,常年同住,无户口迁移史的,可以依据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独生子女一方)的房产按照招生片区就近入学。

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由县(市、区)教育局根据适龄儿童、少年家庭实际情况和各学校学位情况调剂安排入学。


查看剩余内容
loading
Hi,我是教育宝平台顾问 添加我的微信,在查找或下载资料时,有任何问题,我会随时为您解决~
loading
扫描二维码 添加顾问微信

点赞

收藏

资深学习规划师,免费帮您答疑解惑,定制学习方案
限时免费咨询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1. 石家庄市学区房入学
    政策
    # 石家庄小学入学
  2. 2023石家庄幼升小
    政策
    # 石家庄小学入学
  3. 石家庄市2023年小学初中入学
    政策
    # 石家庄小学入学 # 石家庄初中入学
热门问答 更多
  • 石家庄公共户口孩子能上小学吗?

    可以,只要符合石家庄当年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准备好相关证件材料,并且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就能上小学。

    小蜜蜂小蜜蜂
    1人回答>
  • 外来人员孩子怎么在石家庄上小学?

    需要准备好“五证”,户口证明、居住证、住房证明、务工或经商证明和儿童接种证即可上学。

  • 石家庄小学中途转学政策?

    首先由转入学校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提交学生的转入申请,并上传转入转出双方学校签具意见后的《学生学籍基本信息表》,作为佐证材料,同时审核是否同意转入的意见。其次先后由转入学校的县级教育主管理部门、转出学校、转出学校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查看转入学校提供的佐证材料,审核是否同意转学的意见,转学流程结束。

    132****3006132****3006
    1人回答>
教育宝升学频道
教育宝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升学学习平台,为升学学员、教育机构、从业者和上下游搭建连接、互动、交流和赋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