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机构/课程/服务名称

2023苏州幼升小什么时候开始报名(时间+条件+材料)

2024-03-05 09:24:05
# 苏州幼升小

一、报名条件

1、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本市具有合法固定住所并实际居住的适龄儿童。

2、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具有本市户籍(含集体户口)的适龄儿童。

3、依据《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实施细则》,达到积分准入要求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

4、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经批准同意在苏州市入学的其他适龄儿童。

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年满6周岁的儿童(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出生)要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小学不得招收不足年龄的儿童入学。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提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病历或其他有效材料,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缓学期为一学年,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特殊需要儿童入学年龄可适当放宽。

二、报名时间

1、5月20日-5月26日,符合规定的适龄儿童、小学毕业生通过苏周到APP中“入学一件事”栏目进行信息采集,以确认享有的公办学位。在姑苏区、工业园区、高新区无合法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若要选报民办学校(不含外来工子弟学校),则在民办报名开始后进行信息采集并报名;若通过积分入学申请公办学校,拿到准入卡后需要进行信息采集。

2、6月12-26日,适龄儿童、小学毕业生通过苏周到APP中“入学一件事”栏目,进行民办学校网上报名、现场材料审核以及计划类别确认。

三、报名材料

1、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苏有合法固定住所的本市或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在指定时间进行信息采集,根据需要到合法固定住所所在施教区公办学校审核资料。小学报名时携带户口簿和合法固定住所的产权证(或其他相关材料)、婴儿出生证等材料。初中报名时携带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房产证或房卡、户口簿、小学毕业证书、素质发展报告书等材料。

2、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具有本市户籍(含集体户口)但无合法固定住所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在指定时间进行信息采集,由户口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资料,统筹安排公办学校就读。小学报名时携带户口簿、婴儿出生证以及实际居住的相关材料。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挂 靠用工单位(人才中心)的集体户口,还须提供申报集体户口材料(如劳动合同等)及社保证明。

3、在市区无合法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口,其随迁子女要求在市区入读公办学校的,须参加积分管理申请入学。参加积分管理的流动人口,通过积分排名,其子女已列入入学名单的(包括统筹调剂的),根据各区所辖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社会事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发放的入学准入卡和入学告知书在指定时间到指定学校报名。具体要求和时间安排根据《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实施细则》执行。


查看剩余内容
loading
Hi,我是教育宝平台顾问 添加我的微信,在查找或下载资料时,有任何问题,我会随时为您解决~
loading
扫描二维码 添加顾问微信

点赞

收藏

资深学习规划师,免费帮您答疑解惑,定制学习方案
限时免费咨询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1. 苏州市区积分入学管理办法解读
    政策
    # 苏州积分入学
  2. (一)线上报名流程  第一步,法定监护人实名认证登录。  法
    政策
    # 苏州入学报名
  3. 苏州市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入学
    政策
    # 苏州小学入学
  4. 苏州市小学入学报名的时候,需要带上相关的证件
    政策
    # 苏州入小学材料
  5. 2023苏州小学、初中入学政策
    政策
    # 苏州入学政策
热门问答 更多
  • 苏州幼升小什么时候开始报名?

    苏州幼升小招生政策通常在每年的5月中旬左右公布,报名时间则在6月中旬左右开始。具体的报名时间可能会因区域和学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建议您关注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官方通知,及时了解最新的报名信息。

  • 苏州幼升小报名超过时间了咋办?

    错过了报名时间一定要及时的和学校取得联系,带起孩子的身份证,户口簿,孩子出生证明,和孩子监护人的一切证件,到学校去补报或者到所辖区小学招生办看看能否报上名,不行的话去辖区教育局寻求解决的办法,或者去当地教育局看看当地有什么政策。

    小开心小开心
    1人回答>
  • 苏州高新区幼升小可以择校吗?

    苏州高新区幼升小可以择校。虽然原则上遵循就近原则选择学校,但家长为了孩子的发展也可以进行其他选择。

    脸黑的白棉花脸黑的白棉花
    1人回答>
相关服务 更多
教育宝升学频道
教育宝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升学学习平台,为升学学员、教育机构、从业者和上下游搭建连接、互动、交流和赋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