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您设计的领路人
沈阳半条鱼设计培训老师直接接听
2024/10/5 0:01:42
剪辑思维—信息密度看视频和看书的区别:书是静止的 是以纸为...
剪辑思维—信息密度
看视频和看书的区别:书是静止的 是以纸为载体的信息 人主动摄取信息:
视频是动的 是以视听语言为载体的信息
*大的区别在于:看书是主动摄取信息 视频是被动接收信息
而看视频是人在被动地接收信息看视频的时候就像是有一个无形的手,在帮你翻书,你无法回看而控制。
这个翻书节奏的人就是剪辑师
信息给得太快,观众就会眼花缭乱,也就是信息量过多而时间给得很短跟不上不知所云
信息给得太慢,观众会昏昏沉沉直接走人。也就是信息量太少时间太长
顶级的剪辑就是要给观众提供一种类似心流状态的流畅体验。
所以剪辑的第一步不是找音乐和找素材,而是要先分析你的视频
再通过以上分析去找配乐定影片的情绪和基调,做到投其所好,能找准情绪和基调,片子就成功了一半。
单从画面来看,全景镜头信息
特写镜头信息
如果都是3秒钟的长度那么:全景的密度明显要高 特写的密度就低些信息密度的计算公式:
特写镜头的的信息量 在一秒钟之内传达出来的信息就和3秒的全景的信息量一致 也就是信息密度一样了所以 特写镜头就不拖了 反过来 全景镜头的信息量用1秒表达出来 就会比较赶跟不上
当你理解了这个原理一切剪辑逻辑和思路就好理解了1、成组的镜头也就是镜头组 要多短一长
2、快切镜头要用特写镜头尽量降低信息密度 特写可以做转场
3、全景交代环境要给观众相应的反应时间
4、画面里的文案出现要给够3秒钟
图片版权:网络 * 侵告删
设计培训经验丰富,相关问题欢迎咨询
微信号:139******13
相关资讯
“沈阳半条鱼设计培训”是沈阳半条鱼职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在教育宝平台开设的店铺,若该店铺内信息涉嫌虚假或违法,请点击这里向教育宝反馈,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