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
北京瑞思英语老师直接接听
2025年09月18日 更新
教育从来不是什么“宏大叙事”,就是人与人挨着肩膀走一段——老师举着灯,陪孩子跨过那些“有点慌”的未知,往他们的梦想里再推一把。好老师的样子从来不是统一的:有的在讲台上越讲越亮,有的在作业本上写满暖人的话,有的只是蹲下来陪孩子多走一段——但他们都揣着一样的热乎劲儿,想把孩...
教育从来不是什么“宏大叙事”,就是人与人挨着肩膀走一段——老师举着灯,陪孩子跨过那些“有点慌”的未知,往他们的梦想里再推一把。好老师的样子从来不是统一的:有的在讲台上越讲越亮,有的在作业本上写满暖人的话,有的只是蹲下来陪孩子多走一段——但他们都揣着一样的热乎劲儿,想把孩子心里的小火星儿吹得亮一点。
其实老师也是普通人,会累,会偶尔迷茫,但“老师”这两个字像块小暖炉,让他们愿意在平凡日子里,守着每个孩子的“不平凡”。这个教师节,我们凑到16位瑞思老师跟前,听他们说“初心”“成长”“陪伴”这些事儿——今天先讲四个:长沙的谢笑影、天津的王梓乔、韩博睿,还有长春的刘杰。
当带队老师*戳人的,就是看孩子们从上台攥着衣角抖,到把台词说顺、动作做开——不止是英语练熟了,是敢直面那股子慌了。记不住词时互相递的眼神,谢幕时亮得像星星的笑脸,比任何奖杯都热乎。
我*在意的不是“孩子背了多少单词”,是他学英语时的“底气”:不怕说错,愿意凑过去跟英语“交朋友”。比如课间用简单英文聊动画片,或者突然跑过来拽我袖子:“老师!我梦到用英语给小熊讲故事了!”当学语言从“应付妈妈的任务”变成“我想跟别人分享点什么”,这种“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弯,比考100分还实在。
有个孩子一开始特别排斥英语,上课缩在角落,头低得能塞进桌子底下。我发现他爱画画——教“animal”的时候,我跟他一起画大象、小猫;还设计了“英语绘画猜词”游戏,请他当“出题人”。才两周,他居然举着手喊:“老师!我想介绍我的画!”用的是英语。后来总看见他拉着同学,手舞足蹈地用英语讲画里的故事——你看,只要找到那个“支点”,孩子自己就能把光发出来。
带孩子参赛的日子里,最开心的不是拿奖,是看他们从“我要站C位”变成“我帮你调整动作”——英语能力涨了,更学会了“跟别人一起把事儿做成”。
一群孩子凑一块儿,年龄不同,性格差得远——走秀站位、动作设计,总有人喊“我不想站这儿!”“这个动作太傻了!”但吵着吵着,就学会了“先听别人说”“我稍微改改,你也让一步”。这个“磨脾气”的过程,比任何“团队课”都管用,是他们最难忘的“成长礼物”。
有个孩子我记到现在——坐轮椅来上课,走路、握笔都费劲,说话也慢半拍,但愣是把S5课程学完了。一开始他缩在角落,连头都不抬。我没特意跟他说“你要加油”,就是像对别的孩子一样,他完成一点小事,我就盯着他眼睛说:“你刚才那个想法特别妙!”“这个任务你啃下来了,厉害!”后来他第一次当小组长带团队做完项目,脸涨得通红,眼睛亮得像要蹦出光——那表情我到现在都忘不了。
现在他毕业好几年了,看他朋友圈里晒的:跟朋友一起做手工,去图书馆看书,笑容亮得像小太阳。我忽然明白,教育不是“教多少知识”,是让孩子学会“怎么活”——对生活有热乎劲儿,摔了跤能爬起来,看见别人难能递把手,碰到问题会自己想办法。就像种树,不是看长得高不高,是根扎得牢不牢,风刮过来能不能站稳,最后结的果子甜不甜。
这次带队参赛,我跟孩子一起“成长”——看别的队伍的创意,我攒了一肚子“新招”;跟孩子一起熬夜备赛,笑到肚子痛,倒成了“生死之交”——这比拿奖还珍贵。
我上课从来不是“只看*”——*重要,但“育人”更重要。帮孩子养点好品质,教他们怎么跟人相处,让他们心里有个“健全的小世界”,这比考高分更能跟着孩子走一辈子。
我上课不爱端着“老师”的架子,就想跟孩子们混熟——你跟他聊最近追的动画片,他才愿意跟你说“我觉得这个单词念起来像小火车鸣笛”。我就认一个理:上课得“好玩”。所以课堂上总让他们上台瞎白话,哪怕说的是“我家猫会用英语叫”;偶尔搞个小活动让他们在家长面前表演,哪怕只是念一首简单的儿歌——孩子放松了,才会觉得“学英语不是任务,是能玩的事儿”。
这次带孩子参加未来少年大会,我跟他们一起“闯关”——戏剧这事儿,我们都没碰过:怎么让孩子进入角色?舞台怎么摆?灯光怎么打?从剧本写到上台,我学了一堆“能带回课堂的招”。以后我想把这些“好玩的形式”揉进课里,让更多孩子觉得“学习不是坐在那儿听,是自己去玩、去说”。
瑞思的课从来不是“老师讲、孩子听”——*让我开心的是,孩子慢慢学会了“自己想问题”:不是“老师说答案是什么”,而是“我要自己验证对不对”;还有“敢说”——不管是日常小分享,还是演讲、戏剧,每个孩子都有机会站上来,用英语说“我是怎么想的”“我的故事是什么”。
我心里的“教育成功”,从来不是“统一的分数标准”——是孩子有“自己想往前跑的劲儿”。走出课堂,碰到没见过的事儿会凑过去问“为什么”,摔了跤不坐地上哭而是想“怎么爬起来”,看见别人难会主动递纸巾,知道“我能变得更好”并且愿意去做——这才是教育*本真的模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不只是教某门课的,更是教孩子怎么活的。一堂课就几十分钟,却能在孩子心里埋颗种子——可能是某次鼓励的话,可能是一起解决问题的劲儿,慢慢就发芽了,跟着孩子走一辈子。这些没什么“大道理”的日常,才是教育*实在的样子。
最后想跟所有瑞思老师说声“谢谢”——谢谢你们把心掏出来给孩子,谢谢你们把无数个“未来”点亮,谢谢你们一直“变厉害”:专业够硬,懂孩子的温度,愿意学新东西,用开阔的眼睛带孩子看世界。这就是瑞思想要的“好老师”:有本事,有热乎劲儿,永远愿意跟孩子一起成长。
教育这路,有点长,有点难,但走着走着,就会看见孩子的光——教师节快乐呀,每一位举着灯的人。
专业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师资和学校情况
微信号:159******14
相关资讯
做了18年素质教育的瑞思,一直抱着“坚守素质教育,搭个有温度的好教育共同体”的念头——要发掘每个中国孩子的潜能,把他们培养成能应对未来的全球化人才,这是我们的使命,针对的是3-12岁孩子的综合能力培养。现在教育里的麻烦事儿真不少:知识一搜就有,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反而越...
2025/9/22 0:00:41很多家长好奇马斯克跨领域成功的秘密,答案就藏在他的阅读习惯里。他在清华经管学院聊过,自己能搞SpaceX、特斯拉这些不搭边的事,靠的是“读很多书,和很多人聊,不断试”。他管着9家公司,每周工作超100小时,一年干八年的活,还当过世界首富——这些像开了挂的经历,根儿就在阅...
2025/9/22 0:00:41新学期好多家长都被新版英语教材“打了个措手不及”——词汇量比去年多了快一倍,课文里突然冒出长对话、小短文,作业都从“抄单词”变成“看图写句子”了。有家长说“孩子才三年级,盯着课本上的英文段落直挠头”,还有家长愁“老师说光靠课本不够,得加课外阅读,可到底选啥读物、怎么辅导...
2025/9/22 0:00:41最近好多家长都在念叨新版英语教材的“威力”:词汇量比往年多了近一倍,课文里突然冒出长对话和小短文,连作业都从“抄写单词”变成了“看图写句子”……“孩子才三年级,对着课本里的英文段落直发愣”“老师说光靠课本不够,得加量课外阅读,可选什么读物、怎么辅导完全没头绪”……别慌!...
2025/9/22 0:00:41新学期刚开学,好多家长就愁坏了——新版英语教材怎么变这么难?词汇量比去年多了一截,课文里突然冒出来长对话、小短文,作业也不是抄单词了,改成“看图写句子”。三年级孩子盯着课本上的英文段落,眼睛都直了;老师说光靠课本不够,得加课外阅读,可选什么书、怎么辅导,完全摸不着头脑。...
2025/9/21 0:00:47“北京瑞思英语”是北京领语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教育宝平台开设的店铺,若该店铺内信息涉嫌虚假或违法,请点击这里向教育宝反馈,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6-10岁少儿英语课
4-6岁英语学前班
3-5零基础英语
瑞思少儿英语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