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建筑、城市设计、景观、室内、交互等设计的开拓与连接
上海LAC老师直接接听
2025年09月20日 更新
从伦敦起步到覆盖京沪杭,上海LAC STUDIO用近十年把海外设计教育的“现场感”搬来中国。1000+全球院校导师坐镇,一对一+小班制教学,搭配海外工坊、软件集训等课程——帮申请哈佛、UCL等设计院校的学生,把作品集里的创意变成打动招生官的竞争力。
去年准备申请哈佛景观建筑的小林,作品集选题卡了三个月——直到参加上海LAC STUDIO的海外工坊,导师YINJIA GONG带她实地调研波士顿公园系统,才找到“历史地形与现代景观融合”的突破口。这样的故事,在LAC很常见。
这家2014年从伦敦起步的机构,现在隶属于上海观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在上海,北京、杭州、武汉和英国伦敦都有分支机构。近十年里,它把海外设计教育的“现场感”搬来了中国——从伦敦的设计工作室,到覆盖京沪杭的教学网络,连课堂里的项目都带着海外院校的“味儿”。它专注于设计、艺术领域的教育资源开拓与连接,关注设计师成长与生涯发展,致力于搭建国际设计教育、学术交流、设计实践平台,已经为超200万设计师、设计学生、学者提供咨询和信息分享。
申请海外设计院校,作品集的“学术含金量”从哪来?得找真正懂海外院校偏好的导师——LAC的答案就藏在它的导师资源里。据机构公开信息,LAC目前已联合超1000位全球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自英国、美国、欧洲、澳洲、香港、新加坡等全球设计院校的教授、学者、博士、硕士。这些导师不是改作品集的“评委”,是带着学生做项目、发论文的“学术伙伴”——毕竟他们自己就是UCL、康奈尔这些学校的“过来人”。
申请设计专业的都怕作品集培训变“流水线”——千篇一律的选题、模板化排版,哪能打动招生官?LAC偏不这么干。它的特色是“水平测试+一对一+小班制+资深外教”:入学先做水平测试,摸清楚你的基础和目标;再匹配专属导师,一对一拆解院校要求;小班课5-8个人围着导师讨论方案,连软件操作都手把手教。不是批量生产作品集,是“定制化设计成长”——这样做出来的作品集,自然有“个人印记”,不会撞款。
准备作品集时的头疼事——选题没灵感、软件卡壳、不懂院校偏好,LAC的课程体系早把这些痛点拆成了解决方案:在线干货课补基础理论,Workshop带实地调研找选题,软件集训课(线上线下都有)从CAD到Rhino手把手教,最后还有专业文书服务及面试指导打通“最后一公里”。从“零基础”到“拿offer”,每个阶段的需求都想到了。
什么样的设计算好设计?LAC的导师们有话说。景观建筑导师YINJIA GONG被称为“环境魔术师”,她常说“历史、地形、环境都是设计的根基,还有美感”;城市设计导师LINJING WANG则强调文化认同:“中国建筑师的当务之急,就是探索一种建筑形式,它既是我们有限的物理之所能及的,同时又尊重自己的文化。”课堂里不只是教技巧,更启发你想“设计的本质”。
现在虹口区哈尔滨路的校区里,新一轮海外平行课已经开课。如果你想让作品集带着“国际视野”和“个人特色”打动招生官,不妨来LAC看看——这里有哈佛、耶鲁的导师手把手带项目,有伦敦、波士顿的实地工坊找灵感,还有近十年的国际设计教育经验帮你避坑。毕竟,能把“专注设计艺术资源连接”和“关注设计师成长”刻进DNA的机构,从来都不只是“做培训”,是真正陪你走好设计生涯的第一步。
专业问题解答,欢迎咨询
微信号:Jsj******FS
相关资讯
2014年,LAC STUDIO从伦敦出发,把根扎在了上海。设计、艺术的门,它帮你推开。全球1000+院校教授、学者来了,给超200万设计师、学生搭平台。水平测试、一对一、小班制,还有资深外教。不只是教技能,是陪设计师长大。本文主要信息和数据源自该机构在教育宝(中国知名的第三方平台)的店铺内容。
2025/9/24 12:49:18想申海外设计院校,却被作品集没亮点、文书不对味、面试慌到卡壳愁得睡不着?从伦敦起步的上海LAC STUDIO,靠国际化师资和不搞模板的课程,帮很多学生踩准申请要点。今天拆它的课程体系,看看为啥能成艺术留学圈的“精准派”。
2025/9/22 17:51:15“上海LAC STUDIO”是上海观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教育宝平台开设的店铺,若该店铺内信息涉嫌虚假或违法,请点击这里向教育宝反馈,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环境:4.0师资:4.0服务:4.0效果: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