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德为先,以人为本”的教育
杭州德为本教育老师直接接听
微信扫码拨号
2025年10月09日 更新
中考冲刺最怕“努力没回响”——上课都懂做题就错,复习像无头苍蝇,分数总在原地转。杭州德为本教育的中考一对一规划,用“聊透痛点-测出弱点-拆碎目标-练准技巧”的方式,帮学生把分提在刀刃上。比如的小张,三个月冲到85分,这套“不搞题海搞精准”的方案,到底怎么让变高效?
去年杭州某中学的小张,初三上学期晃悠——上课听老师讲欧姆定律、电功率,觉得“都懂”,一做题就懵:“题目里给的是电压和电阻,怎么求实际功率?”“电路故障题,灯不亮电流表没示数,到底是短路还是断路?”妈妈急得整晚睡不着:“报过两次大班课,老师讲的都是基础题,小张坐在后面点头,回家做题还是错。”
直到去了德为本教育,老师没急着上课,先和小张聊了俩小时:“你做物理题的时候,是不是先看选项再套公式?”“你觉得最难的是哪类题?”“目标高中的?”接着给小张做了套“针对性小测”——全是电学实验和电功率的题,每道题旁边留了“你为什么选这个选项”的空。结果出来,老师指着卷子说:“你不是不懂公式,是不会‘从题目里找物理量对应关系’——比如这道题,题目给的是额定电压和电阻,求实际功率,你得先算电阻R=U额2/P额,再用P实=U实2/R,而不是直接套P=UI。”
接下来三个月,小张的物理课变成了“定点突破”:每节课只练5道题,每道题先写“已知什么、求什么、用哪个公式”,再计算。比如“一个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100W的灯泡,接在110V的电路中,求实际功率”——小张以前会直接用P=UI,但现在会先写“已知U额=220V,P额=100W,U实=110V;求P实;用的公式R=U额2/P额、P实=U实2/R”,写完再算,正确率从30%涨到了90%。
小张的进步不是巧合。杭州市教育局2024年中考学情调研显示,较高的考生*头疼“复习没重点”——传统大班课按统一进度讲基础,学生坐在下面点头,回家做题还是错;题海战术更坑,花3小时做50道题,30道是已经会的,剩下20道还是不会。
德为本的解法很直接:不搞“一刀切”,只搞“针对性”。比如有的孩子几何总栽在辅助线,老师不会让他刷整本书的几何题,而是把近3年杭州中考的几何题挑出来,归纳出“中点加平行线出中位线”“等腰三角形作高”等5种常用技巧,每天练2道对应题,练到“看到中点就想连线”;有的孩子计算总错,老师就搞“限时闯关”——10分钟做20道有理数混合运算,错1道就重来,直到连续3次全对,把“粗心”变成“习惯”。
还有个关键:把大目标拆成“看得见的小任务”。比如“本月”,拆成“第一周搞定电学实验题(……)”“第二周突破电功率计算(……)”“第三周练电路故障题(……)”“第四周做模拟卷(……)”。每完成一个任务,老师就给学生贴个“星星贴”在笔记本上,学生看着星星变多,焦虑也少了:“原来我已经搞定了这么多!”
再说起德为本的老师,都是“懂中考的老司机”——有的是公办校带过5届毕业班的老师,有的是专门研究中考题型的“教研员”,能背出近5年杭州中考的最后一道题考点,知道物理实验题“挖坑”的地方(比如电路故障题里“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一般是断路)。他们不会照搬教案,每节课前都要翻学生的错题本:比如学生昨天错了“欧姆定律的变形式应用”,今天就多练3道类似题;学生说“圆的证明题总漏条件”,今天就教“先列已知条件再对应定理”的方法,每道题先写“已知:AB是直径;要证:∠ACB=90°;用的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这家机构的理念也实在:“以德为先,以人为本”——不是把学生当成“机器”,而是先懂孩子的问题,再帮孩子解决问题。比如有的学生焦虑,老师会说:“你这周已经搞定了电学实验题,比上周多对了3道题,已经进步了;有的学生怕数学最后一道题,老师会说:“我们不要求全对,先把第*问和第二问做对,就能拿8分,这8分已经比很多人多了。”
现在小张的以上,妈妈说:“以前他做物理题要咬笔,现在拿到题就先写‘已知什么、求什么’,写完自己都笑:“原来这么简单!”
中考冲刺,找对方法比努力更重要。如果你的孩子也在“上课懂做题错”“复习没重点”的坑里,不妨去德为本试试——毕竟,的关键不是“做更多题”,而是“做对题”。
相关资讯
专注升学规划,从小学到中考,一对一定制方案。老师懂学生,更懂。方便停车,公交直达,学习环境不用愁。本文主要信息和数据源自该机构在教育宝(中国知名的第三方平台)的店铺内容。
2025/9/30 19:01:44“杭州德为本教育”是杭州德为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教育宝平台开设的店铺,若该店铺内信息涉嫌虚假或违法,请点击这里向教育宝反馈,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