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世界经典文化培育杰出人才
格鲁伯剑桥老师直接接听
微信扫码拨号
2025年10月21日 更新
▲格鲁伯教育宗旨在“翼启同行”的主题学习中,孩子们收获的远非简单的鸟类知识,而是一场融合了科学探究、动手实践、艺术创造与自然观察的奇妙旅程。他们以好奇为翼,以探索为桨,在鸟类的王国里翱翔,不仅认识了天空的精灵,更在多个维度实现了观察力、思考力与创造力的成长。让我们一起...

▲格鲁伯教育宗旨在“翼启同行”的主题学习中,孩子们收获的远非简单的鸟类知识,而是一场融合了科学探究、动手实践、艺术创造与自然观察的奇妙旅程。他们以好奇为翼,以探索为桨,在鸟类的王国里翱翔,不仅认识了天空的精灵,更在多个维度实现了观察力、思考力与创造力的成长。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充满发现与惊喜的飞翔之旅!PART.01 鸟的世界初相识:叩开羽翼之门带着对天空的小向往,娃们开启了和小鸟的第一次 “贴贴”。他们瞪圆眼睛瞅、支棱耳朵听,慢慢摸清了小鸟的 “生存装备”:骨头轻得像泡沫、羽毛能当 “小被子”、嘴巴长得五花八门,还有那对能飞上天的翅膀超厉害!怎么认出不同的小鸟?看大小、辨颜色、听叫声、盯动作 。 这些小技巧一get,娃们秒变 “认鸟小侦探”,连路过的麻雀都能被他们喊出 “这是留鸟哦”,孩子们开始掌握在自然中辨识这些灵动生命的方法,为后续的深度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PART.02 鸟的缤纷世界:聆听自然的交响走进鸟类的缤纷王国,孩子们惊叹于造物的神奇。从婉转歌唱、点缀枝头的鸣禽,到目光锐利、翱翔天际的猛禽,再到涉水而行的游禽、涉禽,以及在陆地上奔跑的陆禽……每一种生态类群都展现着独特的生存智慧与适应环境的非凡能力。孩子们在分类与比较中,感受着生物多样性的魅力,理解着不同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


PART.03实践:植根沃土,仰望天空

梁园初探

学习需要走出课堂!学期中,孩子们迎来了第一次劳动实践活动。上午,大家亲手种植土豆,体验耕耘的辛劳与期待收获的喜悦,感受土地的生命力。下午,转战梁园,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践。孩子们手持望远镜,屏息凝神,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园中鸟类,记录它们的外形特征与行为,初尝野外观鸟的乐趣,将书本知识在真实场景中鲜活呈现。









江夏深研 (学期中实践)

带着更丰富的知识和更熟练的技巧,孩子们深入江夏大咀万进行第二次观鸟实践。这次,目标升级——制作湿地观鸟自然笔记。孩子们不仅要用眼睛看、耳朵听,更要用心记录:描绘鸟的姿态、记录观察地点和时间、分析栖息环境、写下自己的发现与疑问。一笔一画间,是专注力的提升,是科学素养的萌芽,更是与自然深度连接的珍贵印记。






PART.04解密飞翔:从起源到原理为什么鸟会飞?我也好想飞啊!”——每个仰望天空孩子的心声。好奇心是*好的老师!他们穿越时空,了解了鸟类的起源与演化历程,惊叹于远古祖先如何一步步征服蓝天。飞翔的奥秘更是重点:通过制作不同形状的纸飞机并进行实验,孩子们亲身体验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直观理解了升力、阻力如何作用于鸟翼,让鸟儿得以自由翱翔。对鸟喙和羽毛的专题研究,则揭示了这些精妙结构如何完美服务于鸟类的取食、保暖、飞行等生存需求。







PART.05巧手匠心:复刻自然的杰作理解了原理,更要动手创造!孩子们化身小小工程师和艺术家:模型构建综合所学知识,孩子们动手制作鸟的立体模型,从形态到结构,力求展现不同鸟类的特征。翅膀奥秘深入研究鸟翼的结构与运动机制。孩子们利用雪糕棒模拟骨骼,两脚钉连接关节,橡皮筋提供动力,精心设计和制作了可活动的翅膀模型。在反复调试与改进中,孩子们不仅深化了对飞行原理的理解,更锻炼了解决问题的工程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PART.06成果荟萃:共享探索的荣光

科学展板

学习的结晶汇聚于精心制作的科学展板。孩子们梳理知识、提炼发现、设计版面,图文并茂地展示本学期关于鸟类的探究成果——从分类特征、飞翔奥秘到观察实践、模型制作。每一块展板都是思考的沉淀与创造力的绽放。








心向蓝天,探索永续

“翼启同行”的主题学习虽已落幕,但它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自然与科学殿堂的大门。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纸飞机),验证猜想(翅膀模型)。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 克服材料限制,设计并制作复杂的活动结构(翅膀模型)。像博物学家一样观察: 在梁园、江夏,运用工具,耐心记录,解读自然密码(观鸟与自然笔记)。像艺术家一样创造: 设计展板,制作模型,用双手赋予知识以形态。

这段旅程,让孩子们在认识鸟类朋友的同时,更深刻地领悟了生命适应自然的智慧,感受了科学探索的乐趣与实践创造的成就感。我们相信,这份对天空的好奇、对自然的敬畏、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的勇气,将如羽翼般伴随他们,助其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飞得更高、更远。<<< END >>>文字 | 泡芙老师图片 | 泡芙老师排版 | 罗小灰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侵权,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相关资讯
家校里的暖心事,总藏在小得不能再小的地方。这次想跟大家唠唠我——格鲁伯八年级李思源妈妈——和一个校徽抱枕的事儿。2016年孩子第一次跨进格鲁伯校门,那枚人面龙身校徽就戳进我心里了。我是编织老师,也是格校家长,总想着给本来就热乎的家校关系,添点能摸得着的温度。校徽是学校的...
2025/10/31 0:07:51五年级一开学,朗表课就拽着孩子们往作家的世界跑——第一站是黎巴嫩的纪伯伦。他写《花之咏》时把花写成“会说话的魂”,写《雨之歌》时把雨当作“成人之美的使者”,那些藏在文字里的爱和美,顺着孩子们的朗读声,流进心里发了芽。读着读着他们忽然醒过来:原来花不是插在瓶里的装饰,雨不...
2025/10/26 0:09:31在追求的时代,格鲁伯的自然教育偏不赶这个热乎劲儿——“静待花开”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是刻进骨子里的笨功夫。他们认死理儿:每个娃的成长都有自己的钟,不催不赶,等得起。春天可以蹲在花坛边看一株草从芽到花,整年能盯着一片水域看青蛙从卵变成蛙;没有“这节课必须学会什么”的任务,...
2025/10/23 0:04:02现在自然教育成了幼教圈的新方向,但带孩子去自然里,怎么才能“踩过草地不留下痕,摘过回忆不带走花”?国际上公认的“无痕山林(LNT)”户外准则,刚好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不让碰自然,是学会“无痕”对待它。这次培训就是给幼教人量身做的——把国际LNT标准和幼儿园的自然课场景贴...
2025/10/23 0:04:02长江之滨的石首天鹅洲,是长江故道冲出来的天然湿地,被叫做“长江生态明珠”——这儿藏着两个震惊世界的事儿:全球*大的野生麋鹿群在这儿繁衍生息,长江江豚的野外家园也在这儿重建。麋鹿是真·“四不像”——角像鹿、脸像马、蹄像牛、尾像驴,以前是商周的祥瑞、明清皇家猎苑的“专属宝贝...
2025/10/23 0:04:02“格鲁伯实验学校”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格鲁伯实验学校※在教育宝平台开设的店铺,若该店铺内信息涉嫌虚假或违法,请点击这里向教育宝反馈,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