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减肥的人都把节食放在第一步 ,饿着饿着,胃变小了,吃得就少,离瘦又更近一步…… 的确,很多人觉得只要一段时间吃得很少甚至不吃,以后就会吃一点就饱了,那这真的是因为胃变小了吗?
1 我们的胃是什么样子? 胃是不是真的会变大变小,得先来了解一下胃的正常生理…… 我们的胃,也叫 胃囊 ,*外层的胃壁是由好几层 肌肉组织 构成,具有很强的 伸缩性 。 胃囊扩张后能容纳食物的量称为“ 胃容量 ”。一般来说,人在完全空腹的时候,胃容量大约有 50-100毫升 ;正常吃饱饭之后,胃容量则可以达到 1200~1600毫升 。换言之,人在空腹和饱腹的情况下,胃囊大小差异可高达20倍。
2 胃真的会变大变小吗? 胃囊大小可能会随着进食量改变,但是 胃容量却不会发生变化 。 当食物吃进去时,胃囊会慢慢变大,同时我们的胃内腺体分泌增加、蠕动增强,让食物在胃内充分和胃液混合(食物变成食糜),好在接下来的肠道中吸收。 只要当食物排空,消化完全后,胃就又会恢复原来的形态,此时的胃会维持在一个轻微收缩的状态。 因此,吃多了,胃会出现 暂时性的变大 ,但胃容量却不变,而饿几顿,胃也并不会减小。就像气球,吹气后会慢慢变大,但只要将气放走,它会变成原来的样子,却不会变得更小。
1 为什么食量有大有小? 胃容量不仅不会发生变化,而且人与人之间几乎也没有差异。 看到此处,肯定有人要提出反驳,那些吃播主播,一次吃下100个汉堡、几百个寿司、几十碗拉面…… 不是说人与人之间胃容量差异不大吗?为什么“大胃王”们能吃下超过常人数倍的食物? 他们的胃容量可能并不会比常人大很多,只是胃的弹性天生比较好,每次都能吃到 2400-3200ml ,达到胃的 极限度 ;
另外, 人体食欲 的大小并不能单纯看胃容量,吃多少,与我们 胃肠道、饱食和饥饿中枢、大脑皮质之间的神经调节 都有关系,而这三者又会因为 体质、环境、遗传 等多方面原因互相调节、制约,保持相对的平衡。 长期吃很多食物,胃壁增厚,蠕动加快,饭量自然就大。 注意 :像 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疾病 也会导致食欲增加。
2 节食后,为什么越吃越少? 既然胃的大小并不会发生改变,又为什么一段时间的节食后饭量变小了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人的饥饿感并不是胃发出的,而是 大脑神经中枢的一种感觉 ,胃也不过是“接收器”。 若感觉自己吃的越来越少,不是胃变小了,而是你的大脑发出指令来 压抑住了你的饥饿感 ,应对这种饥荒模式,降低食欲。一部分严重的人甚至会出现 厌食症 。
3 吃不对,胃生气! 有人为了满足口腹之欲,随便吃; 有人为了减肥,很少吃……做人不能 那么任性,不是你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吃多少吃多少的,要考虑一下胃的感受,否则,胃一旦开始“反击”,就遭殃了……
1 吃太多——胃肠功能障碍 长期暴饮暴食, 胃壁肌肉 就会被撑薄,弹性就会下降,可能会导致 胃动力减弱,胃下垂、胃无力 等胃肠功能障碍; 另外,吃太多还会 挤压到其他内脏器官 ,如横膈膜、心脏、肺部等,影响脏器正常工作。 2 吃太快——吸收困难 我们日常吃的大多是细粮,吃饭速度过快,一方面是咀嚼不够,容易 增加胃负担 ;另一方面,人很容易吃撑,另外, 细粮相较粗粮升糖高 ,吃得多,血糖就更容易升高了! 3 长期饥饿——黏膜腺体萎缩 长期饥饿缺乏食物会导致 胃酸不足 ,影响食物的消化,同时粘膜腺体由于失用,可能出现 粘膜腺体萎缩 的情况;另外,缺乏食物的刺激,胆汁长期滞留在胆囊中,容易诱发 胆结石 。
4 居家护胃法 1 杂粮饭——增强胃动力 在煮饭时,适量加入粗粮、豆类,其富含人体所需的 膳食纤维、寡聚糖 等物质,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 但胃功能不好的人,也不宜大量进食粗粮,平时要注重粗细搭配,一般粗粮占到1/3左右即可。
2 中药修复胃粘膜 【配方】 白芨30g :生肌护膜; 黄芪30g :托疮生肌。 【做法】 煎煮40分钟后代茶饮用,每天喝200ml即可。 此茶能 固护胃气 ,适合 长期胃粘膜受损的人 服用。
3 长寿花果茶——缓解胃病 【配方】 桂花3克 :温中散寒、润肠通便,消除胃部不适; 佛手果9克 :芳香理气、开胃止呕、和中化痰; 砂仁6克 :辛散温通、芳香理气,适合调理脾胃的气滞湿阻。 注意 :以上给出的克数是干品的克数,如果用鲜品,需要上述克数乘以3。 【做法】 桂花、佛手果、砂仁一起泡茶即可。 此茶能 改善胃胀、胃疼、食欲不振 等症状,对 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胆囊炎 也有一定辅助治疗效果。但具体请遵医嘱。
文章内容转载自:广州健康通(PS: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