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程序员节的到来让程序员这个职业又一次涌上热搜。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不少大牛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祝福,其中360创始人周鸿祎通过个人微博发布了相关视频其中关于程序员35岁就会被淘汰的话题引起了程序员们的热议。 在视频中,周鸿祎表示,他自己认为,实际上程序员越老越吃香,其中他举了360白帽子黑客的的例子,他表示,没有十万行以上的代码积累,就抓不住对手伸进我们网络里的黑手,因此,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是十分必要的。 听完周鸿祎的发言,也再次将这个经典话题推上了议论的中心,近些年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热搜,#28岁程序员网购生发丸吃成肝损伤#、#39岁网络技术员入住养老院#、#程序员离开大厂进工厂#。
这种种标签无一不营造着大龄程序员的焦虑感,也让不少才二十出头的程序员就已经开始担忧起了自己未来的出路。 本期,我们根据从知乎以及豆瓣上筛选的369个提问,来聊一聊有关大龄程序出路的这个问题。
01 大龄程序员职场成长问题*受关注 在有关大龄程序员的话题中,其中大龄程序员的职场成长问题所受到的关注*多,有242个。其中包括我们经常看到的热点话题,考公还是进大厂,如何提升技术,走技术路线还是管理路线,等等大众熟知的出路。 其中也有不少小伙伴选择离职,跳槽重新选择赛道,而根据统计,也有不少程序员表示喜欢该行业,愿意跟着大环境更新技术,提升自我的技能。
02 大龄程序员最怕的是什么? 平日里,程序员们总被调侃到脱发,秃头等等梗,但其实相比老生常谈的脱发问题,大龄程序员表示,更害怕那些消磨人的职业病。 2021年,《中国疗养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针对杭州市某公司2058名男性程序员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屈光不正是程序员体检检出率*高的疾病。由作息、饮食习惯等问题导致的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类疾病也很常见,共查出 1049例脂肪肝,占总体的51.0%。 除此之外,由于长期和电脑打交道,颈椎病以及腰部成为了程序员*担心的部位,和秃头相比,直不起腰来和抬不起头显得更为重要。
然而,对于大龄程序员而言,除了身体因素,职业道路上的问题会更令他们害怕担忧,其中技术老化荣登榜首。 在369个问题的回答中,有162个明确提及自身或朋友职业现状的样本回答。 行业技术迭代太快,学不动、跟不上,是程序员们*频繁提及的困境。 “互联网是一个发展十分快速的行业,想要保证自己的价值,就必须跟上技术的发展”,对于程序员来说,新技术的迭代成为了他们发展的关键,到了一个新的公司,往往需要较新的技术,因此,想要持续在这个行业发展,就必须强迫自己学习新的技术。 也因此,技术老化成为了大龄程序员最害怕 的事情。
03 程序员真的去送外卖了吗? 很多年前,网上就流传着这么一个梗,许多35岁以上的程序员由于找不到工作,纷纷转行成为了外卖员,不少小伙伴因此而感到担忧,为自己35岁以后的工作发愁。 其实现实生活中不少程序员过了35岁以后依旧坚持在技术岗位上,中国 IT 社区CSDN连续几年的调研显示,IT薪资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在回答样本中,半数程序员依然留在一线技术岗位——继续担任各类程序员,或是技能提升后成为了架构师、研究员、技术专家等。极少数人被裁员、主动辞职,正处于待业、退休状态。
其中,双方都是程序员,一方在35岁之后回归家庭的情况较多,但绝大多数人们还在为自己的程序员生涯而拼搏。
04 收入成为*大担忧 在调查中,收入成为了35岁以上程序员们的*大担忧,很多程序员提到,随着年龄上涨,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变弱,害怕未来收入会达到一定的减少,缺乏心理归属感。 其实这个现象不仅局限于IT行业,每个行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水雄还认为,互联网社会进一步放大了中年危机。信息和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旧人的可替代性也在增强,容易产生集中的中年人离职或失业的现象。
中年人“再就业”过程中,相对于年轻人在经济价值方面的弱势更容易凸显,竞争激烈,职业迷茫越发严重。 正如许多大龄程序员在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时,很多中年职场人也选择进入IT赛道来改变现状。 36岁转行成为程序员的李女士表示,自己曾是教培行业中的一员,由于双减政策使得自己的经济状况发生了一点的变化,因此想要转行到别的赛道,而IT行业的薪资是自己选择转行该行业的首要原因。 最终,李女士通过报班学习,成功转行成为了一名程序员,找到了心仪的高薪工作。
05 写在最后 很多时候工作是碎片化、流水线化的,只有与时俱进地持续学习,才能避免自己成为一颗随时可被取代的螺丝钉。另一方面要降低预期。能够暂时无用的焦虑,考虑可行性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澎湃新闻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挑 战 年薪20万 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