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我自己很喜欢的一段话 I want to put across that I’m just a person searching for an answer. The search is the work and the work is constantly rearranging the furniture inside my own head. with peace & ever-flowing respect to you VIRGIL ABLOH - Artist Profile -
FU 野生教研组资深留学作品集导师 时装设计导师 金士顿大学 Kingston University 服装设计硕士 Fashion MA 项目经历: CFA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 Kingston university 服装设计硕士毕业设计系列入选London fashion week PRESS SHOW; Oxford fashion week 作品刊登于VOUGUE UK ; POP-FASHION 作品曾参加2014北京时装周DHUB设计汇;参选icva亚洲视觉艺术展 ANGELCHEN LONDON 设计师 从事时尚领域设计与艺术教育工作5年 曾指导大量学生录取PARSONS/FIT/CSM/LCF/RCA/EDINBURGH/KINGSTON/IFM/ESMOD/NABA等 独立的思考 成熟的设计 国内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学生直接接触产业的机会还是偏少的,一般都要依靠学校或者导师的个人资源,平时学校课程不太会要求学生有特别发散的思考,主要以最后的产出为目的,老师在中间也会起到非常严谨的把控作用。 国外更多的是鼓励你独立思考,包括独立寻找合作资源、合作伙伴,更需要你用一个成熟设计师的工作方法和态度。 我本科是服装设计,本科的时候我们学校是非常注重跟产业实践的结合,老师大多是品牌里的设计总监,因此非常注重服装的商业化实现。当时临近毕业参加了很多比赛,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国内外设计师,所以也想走出去看看,继续深造一下,了解一下国外的服装理念,于是硕士选择去英国学习。 02 Kingston & Fashion 金斯顿是一个综合类的大学,整个设计学院会进行跨学科的合作,比如我们刚进学校第*个Project就是跟插画专业的学生合作产出的。 金斯顿也比较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就业机会非常多,老师们平时上课过程当中会请一些杂志主编、设计师主理人、艺术家给我们做一些Lecture、有一些课程我们会被安排在工厂或者博物馆上,更加零距离接触到时尚产业。 我们当时有四个校区,服装学生跟其他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都在knightspark校区,Kingston本身在伦敦的西郊地区,相对于伦敦市中心来说比较安静,风景也很优美,非常适合学习。 学校有非常多的藏书和录像资源,平时在做项目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服装Studio空间也很大,并且有专门的藏品仓库,收集了一些上世纪的Vintage服装,学生预约后可以带上手套近距离接触感受。 Tutor会非常注重你自己个人独立思考反思的能力,老师会通过一对一的方式跟学生进行探讨,同专业内部、跨专业合作 ,还有一些品牌合作,例如Craig Green、JwAnderson、Liberty合作印花等项目。 服装算金斯顿的强势专业之一,因此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我们当时优秀毕业生是有机会登上伦敦时装周日程的。 这是非常好的设计师展示的机会,我们在时装周的走秀会得到时尚行业的关注,会有一些买手、杂志联系设计师洽谈进一步合作。 上秀的学生经过三轮筛选,需要完整的八套Look,最终会有Course Leader、PR、专业秀导一起来定Final名单。 跳脱出时代 成为独立的个体 我的项目围绕着Soviet Art以及当时同时出现的前卫派艺术,包括海报、纺织设计以及社会现实主义来进行。
其中Semyon Fridlyand的作品也对我影响很大,他是一位苏联时期著名的摄影师。他的摄影不仅包含记录了重要的场合和事件的官方图片,还包括了来自于天才大师的真实艺术杰作。 他的照片记录了苏联工人的表现,建筑工人的肖像,法律领域的作者和男子在工作室的绘画演唱。他拍摄的关于苏联时期生活的照片讲述了苏联工人,农民日常生活的故事,记录了青年人和苏联的艺术。 这个系列建立在苏联的日常生活领域的基础上,内容包括苏联海报和前卫艺术在内的艺术形式,不同阶级。 最后,我结合了这些元素的不同形态特征,使用很多技术来支持我的设计,包括3D打印,电脑绣花,数码印花和提花针织创造了苏联青年的新形象。 通过这个系列我希望表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与大众媒体或社会试图强加给他们的是有所不同的,我们这一代人将跳脱出时代成为独立的个体。
不断的反思 不断的提问 很多学生做作品会靠感觉,常常面临灵感枯竭,项目深入不下去的问题,我认为在项目中学生需要解决的只有三个环节: 问题 材料 手法。 任何设计类的专业都是在围绕着这三个点做方案。你可以从问题出发构建话题,比如现在社会的养老问题,关注到老人的情感需求 ;也可以从材料出发构建话题,比如废弃的建筑垃圾联想到拆迁,城市的更新甚至延展到伴随人们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成长垃圾;也可以从手法出发构建话题,比如说通过编程、交互体现后人类的设计。 创作也可以有多种转化方式,从问题的提出到选择合适的材料再到处理材料的手法,也可以从手法出发,处理材料从而指向某些问题;也可以从材料开始,利用材料形成某种手法,再指向某些问题。 在做项目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进行反思,写下自己的想法:比如说你发展了什么实验 你为什么这么做 如果有更多的时间 你还能怎么进行改进,实验结果是好还是不好,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状况,你会怎么调整。 从项目开始到结束,都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通过提出问题,其实我们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的项目走向,这也是在成为成熟的设计师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现在国外的院校是非常注重学生对于社会责任和个人身份的表达,所以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当中需要规避一些非常传统或者宽泛的主题, 通过项目表达你是谁,你所处的时代环境,你对社会发展的质疑或者反思。
✺ CONSULTANT:YS 新媒体实验室 ✺ PRODUCTION:YS 新媒体实验室 ✺ EDIT:FU ✺ VISION:Sarah ✺ AUDIT:6V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方☉ ☉ 本文系野生国际艺术中心原创☉ ☉未经许可,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