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视频,再看笔记。 之 前 给大家介绍过梯度色板,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考虑到Design Token。 现在各种设计系统也相继加入了Design Token,所以今天我就结合Design Token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梯度色板。
为什么蚂蚁规范有那么多色板? 首先,蚂蚁的设计系统最近更新了5.0,目前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的特点就是给出了不同颜色的梯度色板。这个也是很容易给新手带来疑惑的地方,其实我们在自己的项目中,是没有必要给出那么多颜色的,需要哪些颜色再使用哪些颜色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需要哪些颜色,我这里大概分了几个类: 1、中性色肯定是要有的,像这种中性色一般用于文字、图标还有一些浅浅的那种卡片背景色,当然,分割线的使用频次也是很高。
2、第二个就是主色或者叫品牌色,这也是项目中必须要有的,有了品牌色肯定还不够,还要有辅助色。
3、第三个就是功能色了,也可以叫反馈色,比如危险要用红色,成功要用绿色,这几个是必备的颜色,也是每个项目都要有的。
以上就是我分的三大类,但实际上,还有第四个,但不是必备的,具体的要看你们的项目需求,比方说数据可视化中那些各种各样的图表,上面那些颜色是一定不够用的,所以这里我只是分了一个大类,具体需要哪些颜色还要看你们的项目需求。 至于蚂蚁的设计系统为什么设置那么多颜色,主要是因为它作为一个大平台,用户各行各业的都有,它给出的颜色要满足很多的场景,所以才做了这么多的色板。 梯度色板的算法 其实我们还可以自己去定义一些梯度色板,也是自动生成。但是每家设计规范的算法是不一样的,也就是靠这些不同的算法生成出来的这些梯度色板,比如谷歌的设计规范生成出来的梯度色板左右两端是纯白和纯黑,而蚂蚁的很显然是从深到浅,这个就是他们的算法不同。
梯度色板到底是怎么用的? 讲到这儿如果我们还是没明白梯度色板有什么实际性的用处,那么这个就涉及到开发了。通过前面讲的我们能了解到,梯度色板中每个颜色的档位对应的都有一个具体的色值,这就要引用到一个概念——别名。 说到别名,就是Design Token相关的知识了,比如blue-6,它本身是一个16进制的色值,这个时候给它起了一个别名叫Brand Color,那么开发在调用颜色的颜色时候可以直接调用blue-6,也可以直接调用Brand Color的名字,调用出来的也是blue-6。 也就是说这个颜色它又叫blue-6,又叫Brand Color,而开发那边是很自由的,它可以起无数个别名,所以它可以有无数个名字都指到blue-6,这个大家要理解。
当然,上面所说的只是第*层,实际上别名也能互相的嵌套,首先,如果我们不使用任何的样式,那它就是一个16进制的固定的色值,如果我们使用了梯度色板,那么这个16进制的色值就是blue-6的色值,blue-6和16进制的色值之间就是一个梯度色板。 但是,现在梯度色板有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单看blue-6的名字是没有任何指导性的,它只是没有意义的序列号,我们并不知道这个颜色要用在哪里,所以才需要用到brand-color这个别名。这样就又限定了一个使用范围。 这里我们来看它的调用关系,在Design Token里面,或者说在开发代码的视角里面,它是能让brand-color直接指向blue-6的,这是我们从设计师角度无法理解的,因为现在市面上的设计软件还不能做这种嵌套。也就是基于目前这个情况,导致很多设计师无法理解梯度色板有什么用处。 这一层相当于给blue-6赋予了一个语义化的名字叫品牌色,但是只看这个名字,它的使用范围其实也很广,只是知道它是品牌色,这个时候就可以再往下做一层嵌套,名字叫button-primary,也就是主按钮的背景色,这样就限定了使用范围,但是它调用的并不是blue-6,而是brand-color。再往下其实还能细分,所以说一个颜色或者一个别名能被无数个其它的别名去调用。
梯度色板搭配Design Token的优势 最后再给大家说一下梯度色板的优势,如果说后期我们的项目要品牌升级,这个时候品牌色也要发生变化,如果我们的项目是严格按照Design Token的嵌套逻辑去做的话,那么开发只需要把颜色更新一下,底下的颜色也会跟着全部发生变化。 第二层好处就是如果品牌色发生变化,开发不用再一个一个去写了,只需要把别名去指到其他的一个梯度色板上就可以了,顺带的它底下的颜色就都会发生变化。
讲到这儿大家应该已经理解梯度色板有哪些用处了,理解起来一定要结合开发的视角,在开发那边梯度色板才是能实用的。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设计软件是不能嵌套,*多只能建个样式,但样式又是平级的,不能互相嵌套套,所以某种程度来说,这个梯度色板对我们设计师来说还用不起来, 不过好在还是有解决方案的,比如figma中我们就可以借助Figma Token插件来实现。 以上就是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对梯度色板的用处以及优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