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学通教育老师直接接听

400-029-09** 400-029-0997 转 110673
查看完整号码
扫码拨号
微信扫码拨号

美国大学集体大幅缩减中国学生的录取名额,背后原因令人太痛心!

作者:渊学通国际课程 来源:渊学通国际课程 2023/2/25 16:34:23

(约2600字,阅读时长大约需要8分钟。) 日前,美国的各大...

(约2600字,阅读时长大约需要8分钟。) 日前,美国的各大高等院校公布了2022年当年的录取结果。从数据来看, 大部分藤校以及排名前十的大学发给中国学生的offer总量比起往年减少了大约40%,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美国大学开始对中国学生的录取名额进行大幅缩减? 答案其实是显而易见的,如今,申请美本的中国学生已经开启了一种极度“”的模式, 而这种“”造成了大批中国学生在申请学校时提供的材料呈现出愈发高度“同质化”的情况, 在美国的各大学校的眼中,来自中国的学生就是一个模板里刻出来的一件件“复制品”。
而恰恰“多样性”正是美国的学校在招生时最为关注并且始终倡导的指标之一 。 美国的学校更倾向于招收各色各样的学生,从国籍、种族、学术经历、活动背景、兴趣爱好乃至个性等等不同的维度来形成一个充满“多样性”的一届新生。 其实,仅仅某些机构或学生个人的“”尚不足以让中国学生的“同质化”问题如此严重,其反映出来的, 其实是涉及升学方向的所有参与者,以及整个大环境的问题。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管中窥豹,比如有一位10年级的学生,他想要去国内的国际高中,而他将会怎样一步一步被我们的国际教育体系打造为一个“典型的中国申请者”?我们就下列几个方向详细来看: 一、学校会做什么? 当这位学生进入这所国内的国际高中后, 学校的老师会立即为他的学术和活动计划做规划, 托福、SAT一定要考得好,GPA和AP/IB/A level这些课程也要学,然后确认专业方向。 这里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有一类学生的学术兴趣很明确,如果这个学术兴趣对应的专业非常热门(比如商业和经济、数学、计算机等),那么这位同学以后的申请将面临不可避免的激烈竞争,不过学校会告诉他, 在之前几届的学生中有很多十分成功的案例,做了学校规划的活动之后,这些前辈最后成功……。
另一类学生可能喜欢的专业不是那么热门,也许学校也有屈指可数的案例可供参考,但这样还是会“劝退”很多想要在这些冷门专业发展的学生:“算啦,不学古典学了,还是学经济学比较稳!”如果有的学生还是想要坚持学习冷门专业, 那他将会被告知选择这条没什么人选择的道路将会异常艰难,并且承担更大的风险。 于是, 绝大多数的国际高中学生最终还是被限制在了这些热门的专业之中, 然后按照“标准的成功经验和流程”参加各种活动、报名对应的竞赛、再参加一些社团和志愿者活动… 二、留学中介会做什么? 留学中介在升学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也非常重要,他们应该为学生和家长提供精准的学校信息和专业而个性化的升学规划, 然而现实是,很多中介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些, 个中理由也十分简单:因为做这些事情是非常“吃力不讨好”的。 打个比方,当中介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精心制定了一份十分适合学生的升学规划,但申请方向是一个不是那么热门的专业,然后等待着他的可能是家长的疯狂质疑: “这个专业以后好不好找工作?” “你们之前有过成功的案例吗?” “有没有对应的资源帮助孩子?” …
这样一来其实中介也十分郁闷,可能这个个性化的方案花了很多时间,投入了很多精力,而且美国的学校也会比较喜欢这样有特色的学生, 然而很多家长不会买他的账, 中介也无法做出保证可以拿到藤校offer的保证,而且也没有成功案例,相关的资源可能也确实少。 于是,中介也“搞明白”了——搞什么个性化,花什么心思研究学生的特色,就搞一些大路货的申请路线,不管什么学生,就按商科、经济、物理、化学、计算机这些热门专业去申请,这样成功案例也多,活动啊资源啊也丰富,何乐而不为? 这样家长接受度也高,学生也感觉有底,中介也更轻松,那谁亏了? 还是那些被卷入热门专业激烈竞争的学生们 ——最后被录取的只有的那群(他们其实也付出了本不需要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大部分主动或被动卷入竞争却未能胜出的学生也许本来有其它更适合的路可以走。
三、活动机构会做什么? 活动机构也是差不多的情形,因为活动机构只能用*触达学生家长痛点的逻辑去推广产品,比如“学校教授的科研项目”、比如“很多参与这个活动的学生进了藤校”等等。 然而隐藏在这些“热门活动”背后的是: 不管怎么包装,这些活动和项目最终只能产生同质化的学术背景, 就算有些学生能够最终拿到藤校offer,其中的比例仍然是只有金字塔尖的学生能够杀出重围,有些活动机构会在宣传中这样介绍: “参加这个项目的学生有15位进入了藤校。” 但是谁知道总共有多少学生参加?机构不会告诉你, 实际上这个人数往往会是那些漂亮数据的几十倍,甚至更多。 然而现实是讽刺的,这套宣传逻辑就是好用,很多家长就是愿意为这些数据买单。
难道就没有一家真正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活动的机构吗? 现实很残酷,可以说几乎是没有的。因为成本就摆在那里, 一个是花时间精力高成本的一对一个性规划项目,一个是一对一百并且能够无限批量复制的项目,你觉得机构会做哪个?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况且,很多家长还是更愿意为那些热门而看起来保险的项目掏腰包。 四、大环境做了什么? 可以说,现阶段我们国家美本留学圈的整体大环境是“浮躁”的, 大多数人只注重“结果”,只想要得到一个“简单而确定”的答案,而不会去真正理解学校录取的底层逻辑。
几乎所有机构在宣传中都明示或暗示孩子拿到offer是因为自己的功劳,而把美校录取过程的多元和复杂给简单化,这是目前效果*好、*直接的宣传方式,我们的留学圈几乎充满了下面这些话术: “因为学生参加了我们的这个活动,他进了耶鲁。” “孩子在我们的辅导下在竞赛中获奖,他进了哈佛。” “那位同学在我们学校的培养下,拿了5个藤校的offer。” … 但是家长们却在这些话术中无法自拔, 因为这些话术是他们*能理解,并且*希望听到的。
然而实际上,学生被学校录取还有太多其它因素会被综合考量,我们平常看到的成功案例却基本都隐藏掉了这些重要的信息, 并以一种家长容易接受、市场反馈良好、便于内部复制的形态出现。 留学圈里的所有参与方都期望*大的收益,没有机构会愿意宣传那些个性化却不易被复制的案例, 因为这些案例是“反常识”的,是不被他们的客户——孩子和家长接受和买单的。

五、写在最后 教育是一件需要悉心耕耘、耐心琢磨的事情, 老师需要了解孩子,因材施教地引导启发,孩子自己也需要时间去慢慢探索世界和自己, 实际上,这一探索的过程正是申请美国院校*大的意义。 很多美国学校真正想要看到的是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展现和提高。 美本录取真正看中的是什么?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的留学圈是不是把录取过程过度简单化了?我们何时才能脱离这个“”的旋涡?当我们谈论留学的时候,我们真正触碰的是什么?希望本文能够为各位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发给中国学生的offer数量减少了,意味着竞争页加大了,规划美国方向的同学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渊学通开设AP/IB课程,更多美国留学问题, 欢迎扫码咨询 ~ 带你冲击 学校!

添加微信咨询
渊学通程老师 @上海渊学通教育

课程咨询客服

微信号:Che******22

立即咨询

“上海渊学通教育”是上海市宝山区振业科技进修学校在教育宝平台开设的店铺,若该店铺内信息涉嫌虚假或违法,请点击这里向教育宝反馈,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机构评分

环境:4.0师资:4.0服务:4.0效果:4.0

公示信息

店铺名称:上海渊学通教育

单位名称:上海市宝山区振业科技进修学校

账号名称:shxtgjkczx(131******93)

所属城市:上海

入驻时长:18年

在线客服:在线聊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