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查看视频 知识梳理 动词常见答题角度小结 1、表达技巧: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对比,虚实。 2、修辞手法:拟人、夸张、通感、语意双关 3、摹景状物。 4、抒发情感。 修饰语常见作用小结 副词: 1、体现动作的情态和人物心理的变化。 2、表现物景某种状态的程度。 形容词: 1、从声、光、色、形等多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 2、摹景状物 、营造意境。 3、语意双关。 叠词常见答题角度小结 1、使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 2、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节奏美。 3、起强调作用。 色彩词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古人在诗词中,对色彩词的使用,常常是成对的。这些成对的色彩词,相互间或映衬,或点缀,或烘托,或照应。 拟声词 拟声词能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不仅给读者以听觉的感受,还能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 数量词 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用的数量词,虚指、泛指的多,实指的少;并且与数量词的使用相关联的是,这些数量词常常采用夸张、对比和比拟等修辞手法。 0 1 设问方式 1、 某字 用的 好不好 ?为什么? 2、 某字 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它 好在哪里 ? 3、诗中的“ 诗眼 ”是哪个字?为什么? 4、 某字 被认定为 诗眼 ,试分析,为什么? 0 2 答题思路 寻诗眼 :往往是揭示情感或语义双关的字眼 1、 词类活用、手法 —— 表达效果 —— 内容特征 (人事景物具体特征) 2、 情感 (落实到诗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态度、品质、感悟) 3、 结构 角度 开篇:伏笔、铺垫、奠定基调、引人入胜、线索 中间:承上启下、线索 结尾:收束全诗、卒章显志、引人深思、余味无穷 0 3 典型分析 问答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哪个字运用得最 巧妙?试赏析。 答案解析: 1、“绿”字用得*为巧妙。2、“绿”本为色彩名词,在诗句中活用为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吹绿江南草岸的生 机勃勃的景象;以乐景衬托哀情,表现了诗人远离家乡思念家乡的愁情。 点击空白处出现答案 0 4 课后练习 问答题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问:请简要分析 “ 空 ” 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点击空白处出现答案 ▼ 电子版获取方式 聊天框回复【11】即可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