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查看视频 0 1 背景 外患:两次鸦片战争 内忧:太平天国 方向:师夷长技以制夷 0 2 时间 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 0 3 内容 (1)官办军用企业:洋务运动前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设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满洲贵族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作用:开启了中国军事、国防的近代化。 ▲ 点击查看视频 (2) 官办民用企业: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 作用: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 (3)海军: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提出十年内建成几支海军的倡议、重要舰船向英德两国购买,部分船只由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建造。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 作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地方分权,削弱了中央集权。 ▲ 点击查看视频 (4)教育: 为了适应洋务运动需要,先后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学校(代表: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1872年至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3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 作用:开启了中国教育现代化。 (5)各国事务衙门、税务司。 作用:开启了中国政治、外交现代化。 0 4 评价 (1)开启了中国现代化。 (2)以维护清王朝统治为目的,失败是必然的。 (3)学习西方器物/技术,没有触及政治制度。 习题获取方式 聊天框回复【51】即可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