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24考研同学们已经慢慢适应考研备考的节奏,备考的同时同学们也不要忘记选择院校专业哦~最近,学姐收到很多研宝们的消息,说学校到底怎么选啊?该如何确定自己的目标院校及专业呢? 别着急,学姐给大家提供5个择校择专业的参考数据,供大家参考~
01 招生计划 招生计划通常指计划招生人数,各招生单位每年都会公布相应的招生计划,一般都会写在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里或单独公布等。 不同的院校公布的时间也不同,大多在9月份左右,大家要及时关注目标院校官网。 通过查询院校招生计划数据,能清楚地知道每个专业招收人数的情况,判断适不适合报考。 02 报考人数 报考人数能清晰的看出你的竞争对手有多少的一个数据。 我们可以在院校招生官网查询历年报录情况,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个大致的估量。 一般来说,热门院校、热门专业的报考人数都是比较多的,如果没有较强的竞争力的话,通常建议大家谨慎选择。 03 报录比 报录比就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值,依据院校公布的历年报录比信息,我们可以看到这所院校的实际录取人数及竞争比例。 报考和录取的数值差别越大,说明这一院校专业竞争越激烈。很多热门院校的专业报录比都比较高,这一般和报考人数较多有关。 04 推免人数 一般来说,院校的推免人数多一个,那么留给统考的人数就少一个,所以有推免资格的院校竞争一般会更激烈。 选院校时,我们也要看看历年的推免信息,衡量一下报考的难度。 05 复试分数线 复试分数线是我们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一般包含国家线、自划线、校线、专业线等 。复试线是直观的数据,复试线越高,进入复试的难度一般也就越大。 一般来说,大部分院校的校线就是专业线,但也有部分学校的专业线会依据报考、招生人数及考生分数来适当调整复试分数线,一般会略高于校线。所以, 查找复试线的时候不要混淆校线和专业线的区别 。 PS:如果目标学校只有一个学院开设目标专业,则不存在校线和专业线的区别。 研途艰难,择校择专业是一件重要的事。常说选择也大于努力,但不努力更不行。 所以,同学们综合以上参考数据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哦~坚定目标向前冲! 了解更多24考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