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教育老师直接接听

400-029-09** 400-029-0997 转 5020
查看完整号码
扫码拨号
微信扫码拨号

不断挑剔的父母,永远养不出自信的孩子……

2023/5/17 17:14:17

不断挑剔的父母,永远养不出自信的孩子……

曾看过这样一则视频:

一位妈妈正陪着女儿练琴:

“错了错了,又不看琴谱!”

“慢一点慢一点,别总抢拍子!”

女儿弹奏一小节,妈妈就打断一下,再弹奏一小节,又被嫌弃一下。

几次三番下来,把孩子折腾得筋疲力尽,从刚开始踌躇满志,到后来耷拉着脑袋沉默不语。

此时,妈妈又开始挑剔孩子学习态度不认真:

“看看你,每次练不了几分钟就退缩,就你这样,能练好才怪!”

一连串的“挑刺”+“抨击”,让孩子彻底爆发,气呼呼地走了。

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想起心理学家约翰·霍特在《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一书中指出:

“我们应当给他时间让他自己纠正错误,让他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出能力和自信。”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离不开试误和弯路,这是个体走向成熟的必然过程。

若是父母的眼睛里,只看到孩子身上的污渍和瑕疵,缺少欣赏美好和优点的能力,则更容易养出一个不敢爱自己的孩子。


 01 父母越“挑”,孩子越差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曾经设计过一个著名实验。

他要求被试者不要去想一头白熊,结果大家都控制不住地想象出一头白熊。

越是禁止,越是反弹。

这一心理现象,被称为“反弹效应”。

迁移到教育情景中,如果孩子练琴或者从事学习活动时,不停地听到“这样不对,那样不对”的声音,大脑接收到的指令,反而是在强化这件错误的事情。

久而久之,脑海中的白熊,印象越来越深刻,怎么都甩不掉了。

即便孩子主观上想要避免出错时,行动上会更不由自主地陷入错误之中。

而越是警惕出错,越容易积累内心对错误的焦虑,错得更多。

樊登老师曾经在讲座中谈到过这样一个案例:

他朋友的孩子写作业总是出错,孩子的母亲会很严厉地纠正,甚至由于情绪失控,会经常忍不住吼孩子,结果显而易见,孩子的出错率更高了。

其原因在于,父母的挑刺,挤占了孩子的心智带宽,令他的一部分专注力,都用于对抗父母带来的压迫和恐惧感。

注意力的偏移,削弱了孩子的学习能力,陷入越挑剔越差劲的恶性循环中。

更深入而持久的影响是,来自对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自我认知上的改变。

孩子的每一个举动,迎来父母的反馈,如果总是包含挑剔、嘲讽、挖苦、否定等消极评价,都是在孩子心里刻下这几个字:“你不行!”

这几个字,就像一块块沉重的大石头,不断压实孩子的自卑,固化孩子的自我认知,把自己定义为:我能力不足,我做不到。

一旦形成固定思维模式后,孩子的内驱力和发展潜力都会被压制,连自己都会挑剔自己,不敢相信自己。

正如心理学家赵周老师所言:

“孩子的大脑若是雕塑,父母的反馈就是斧和凿。”

刀斧锋利,如果用得不恰当,反而会让对方鲜血淋漓,遭受巨大的伤害。

 02 父母越从容,孩子越优秀 

父母用脾气管孩子,会破坏孩子的灵性,如同在孩子的头上加了一个紧箍咒,生一次气上一回火,就加一回紧箍咒。

日积月累,紧箍咒越来越多,虚的紧箍咒就变成了孩子实实在在的头痛病,也会让孩子惧怕父母远离父母,既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孩子性灵被牢牢的禁锢了损坏了,孩子好奇心、创造力消失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也消失了。越想让他学习好,他的学习会越来越不好,与家长的期望越来越背道而驰。

《生命成长》节目中,有一期是访谈心理学博士贺岭峰,看完让人受益匪浅。

贺岭峰女儿的数学很差,老师束手无策之下,决定“请家长”。

他来到学校后,被数学老师严厉地质问了许久:

“有没有给孩子检查作业?”

“孩子同一道题错了4次,为什么没看出来?”

面对老师不留情面的训话,贺岭峰也感到很不爽,但却依然没有撼动他的“从容”。

回到家里,女儿忐忑地问:“老师跟你说了什么呢?”

“没什么,说你最近一段时间的考试,卷面更整洁了,说明你学习态度端正多了,希望你以后做题时多审题,多验算,就能提高了!”

“就这些?”

“就这些。”

这位拥有大格局的父亲,不仅吸收和消解了所有负面情绪,还用鼓励、支持、信任的语言,在女儿心里洒下暖阳。

教育的真谛,从来不是纠正一道数学题,一个错别字,而是要去参悟隐藏在事情背后,渗透到孩子内心的那份力量。

从细微处着眼,却不局限于微末,用更大的智慧和格局,把控孩子的人生不走偏,让孩子在自己的时区里,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做自己喜欢的事,即为优质的教育。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指引。这双手应该托举起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走得更远,变得更优秀,而不是挑剔式的捶打和抨击,进而摧毁孩子的安全感和信心。

 03 两个关键点,塑造更自信的孩子 

《父母的语言》作者达娜·萨斯金德说:

“孩子一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健康状况,都建立在与父母积极的、相互回应的、礼尚往来的基础之上。”

亲子互动的方式,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在每一个跟孩子相处的瞬间,我们不妨多一点斟酌和思考,为孩子的成长创设一种更有利的环境。

1)用过程反馈,代替结果反馈

很多时候,父母不曾察觉,自己在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时,急切地用“贴标签”的方式做出负面评价。

例如:

孩子写错一个字,父母立即指出错误,便是一种针对行为结果的反馈,这种沟通方式,会让孩子形成退缩心理,形成固定型思维方式,认为自己能力有限,不值得信任。

家长一定要警惕给孩子贴标签的行为,有的标签只是我们随口一说,但是孩子想要撕下这个标签会非常困难。他要承受很大心理压力,克服自身问题和周围环境对自己的评价,做出超水平的分数才有可能把标签撕下,而更多孩子,可能会活在标签的阴影下,变得越来越自卑。

而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父母能转换一种语言,更多地使用过程反馈,则会塑造出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敢于努力和接受挑战的孩子。

同样的场景下,父母不妨说:“你刚才写得很认真,比昨天更努力了。”

这种对内心品质的鼓励和褒奖,才能激发学习动力,会让他意识到自己被认可,自己的努力是有意义的。更专注于自我提升,不断优化和改变自己。

2) 孩子犯错,保护自尊才是让他自信的前提

正面管教心理专家简·尼尔森博士的一句话:

“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样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了如果想要让孩子变得更好,就应该先要让他感觉更糟?”

简单粗暴的批评,只会直接刺伤我们的孩子,引起孩子内在的反抗,甚至会让他破罐子破摔。

想孩子真正接受批评,不妨试试心理学上的“三明治效应”:

即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当中,先对孩子表达认可、肯定,然后批评,最后鼓励和信任。

看过一个帖子:

有一个小男孩,每天放学回家后经常顾着玩忘了写作业,妈妈越批评、越埋汰他,他越拖延。

怎么训都没用,妈妈干脆换了另一种方式。

看到他正在玩乐高,走过去说:

“你最近表现很不错,在家也很勤快,妈妈觉得你进步很大。

但是你今天的作业还没做哦,如果你能先把作业做完了,再去玩乐高,那就更棒了。”

孩子一听,觉得有道理,便放下乐高走进房间开始写作业了。

妈妈这段话中,有三层含义:

先是肯定,让孩子放下沟通的紧张感;然后就是批评,暗示孩子需要改变的地方;最后是鼓励,传递对孩子的期待。

每一个犯错的孩子,都有一颗渴望被接纳的心。

做父母的,需要先给孩子爱的确信,让他相信自己即便犯了错,也是父母珍爱的宝贝。

对孩子的鞭策多过贬低,让孩子发自内心认为“父母管教我是为我好”,保护他的自尊心,才是保护他自信心的前提。

04 

英国文学家培尔辛说:“除了人格以外,人生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

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还很长,除了给他够用的吃喝用度,还应该守护他的自尊,给他温暖的关怀。

特别是他信心不足,需要外界的支持和帮助时,别忘了给他足够的心理养分,充实他的里子,让他一点点补充生命能量。

唯有父母做好孩子的引路人,稳稳为他兜底,给予他应有的信赖感和安全感。

不要用挑剔和苛责,让孩子感到无助、迷茫、恐惧,而是要呼唤爱的微风,轻抚着孩子的脸颊,给他坚实的臂膀依靠,让他们勇敢地乘风起航。

于己,这是父母之职;于他,这便是家。

添加微信咨询
姜老师 @青岛成龙职业培训学校

成龙伴您学习成长,来挂上幸福的微笑

微信号:180******17

立即咨询

“青岛成龙职业培训学校”是青岛成龙职业培训学校在教育宝平台开设的店铺,若该店铺内信息涉嫌虚假或违法,请点击这里向教育宝反馈,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机构评分

环境:4.7师资:4.7服务:4.7效果:4.7

公示信息

店铺名称:青岛成龙职业培训学校

单位名称:青岛成龙职业培训学校

账号名称:chenglong(180******17)

所属城市:山东青岛

入驻时长:20年

在线客服:在线聊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