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科目的考试结束。 北京教育考试院 和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的专家对试卷进行了权威解析 北京 启迪励学(ID:qdlx1688) _______
之本,引领教学之风) 2023年北京市等级考化学试卷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命题依据,有机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时代主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突出,四个考出来”,突出考查化学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素养和核心价值。 发挥考试价值导向 践行全面育人理念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01.展现我国科学技术前言研究成果,激发考生民族自豪感 第1题 以我国科学家合成单晶石墨炔为情境,让考生体会到我国科学技术的雄厚实力和发展速度,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增强考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成就感。 02.展现化学科学在生产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彰显价值 第5题 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回收利用。 银锰精矿和氧化锰矿联合提取银、锰,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抗病毒药物替拉那伟原料的合成,体现化学为疾病防治提供重要技术保障。促进考生深刻理解化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凸显“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03.展现科学技术发展过程,激发考生的科学精神和奋斗精神 第16题 以化学史为素材,提供真实化学技术发展案例,让考生体悟科学研究的曲折史实,培养考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04.展现之美和之智,引导“五育”全面发展 化学蕴含之美,包括物质及其变化表现出的现象美,化学概念和规律的和谐美以及化学理论和探究的理性美。 和 展现微观物质世界的结构之美。 展现物质变化客观规律的理性之美。层层递进的设问促使考生在解决真实任务中体会到化学概念和规律的和谐包容和发展性,深化知识理解,提升思维品质,收获学习智慧。 坚持稳中求进 守正创新,巩固新高考改革成果 01.保持总体稳定,巩固改革成果 化学卷继续坚持以考生为中心,发挥试题的育人功能、价值导向和激励作用;继续坚持对本质考查,引导核心素养培育;继续坚持贴近教材,助力“双减”;继续坚持实验考查,引导实验教学;继续坚持真实情境中学段模块的融合考查, 02.探索核心素养考查方式,发展素养立意命题理念 试题丰富核心素养考查路径,注重结构化知识、关键能力、思想方法与思维品质的考查,通过设计问题梯度,展现考生能力层级。 依实际生产步骤,既有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又有对工艺流程的评价。试题创新问题的设计,体现核心素养考查的灵活性。 以滴定实验记录的数据为问题,跳出滴定计算的模式化答题,让考生思考滴定实验设计的本质。 03.注重依据课标,联系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化学卷探索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在考试中的体现,促进新高考与新课程、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协调联动。 一是选取教材中素材, 均为教材实验。 二是依据课标设问, 有机推断题中羰基碳原子碳氢键极性强,易断裂原因的解释,符合课标对“认识化学键极性与有机反应的关系”的要求。 三是贴近教学考查主干, 新教材内容按照教学实际,考查基础,引导中学夯实基础教学。 坚持特色命题风格 导向教学,促进人才培养协力并进 01.坚持模块融合,注重知识的结构化程度 化学卷注重对内容的全面考查,对教材不同模块的整合。 第16题 涉及化学变化与能量、电化学、酸碱中和滴定等知识, 融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平衡移动原理。试题促进考生对知识体系的探索,形成结构化网络;促进考生以全局、发展的视角观察客观世界复杂的事物变化,有助于养成其终身受用的能力。 02.坚持联系实际,注重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 化学卷坚持联系生产实际,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把学校教育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考查实践能力。 的科学研究, 的化学史料, 的化学工艺, 的实验探究,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真实情境下的迁移运用,引导教学摈弃“题海战术”,为减负创造良好环境。 03.坚持实验探究,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 化学卷注重实验基础技能的考查和探究能力的培育。 考查基础实验。 考查探究实验。试题通过情境任务设计,引导考生进行证据推理和归纳总结合理结论,培养发展考生的思维能力,加强思想方法在化学教育各阶段的衔接。试题有利于引导中学开展实验教学,引导考生在实践中培养思维,在思考中理解本质。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育人 第1题 选取我国科学家合成大面积单晶石墨炔,将碳材料研究取得的重要成就作为试题素材,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厚植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奉献科技事业的信念。 第5题 回收利用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第18题 银锰精矿和氧化锰矿联合提取银、锰,选取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等作为试题素材,凸显化学科学的社会价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 第16题 利用合成尿素的发展史,将科学史实作为试题素材,通过科学家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深化理解化学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激发科学精神,同时将科技劳动教育融入试题,引导学生形成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 突出对化学核心知识的考查 强调素养立意,注重关键能力 第16题 展现了尿素合成的完整历程,融合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与热能、电化学的知识,以熟悉、基础的素材,多角度考查学生化学知识本质理解和迁移应用能力。 第18题 通过两种含锰矿物联合浸取回收银和锰的真实问题情境,体现化学反应原理在真实问题解决中的应用。试题考查学生准确获取关键信息、与已有知识建立本质关联、整合信息解决问题等化学关键能力;体现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模型认知等化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化;注重增进化学理解,促进知识结构化构建。 第10题 通过键能、电离平衡常数、分子极性、氢键等不同角度考查学生对电负性的本质理解和应用; 第14题 融合沉淀溶解平衡、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考查电解质溶液等核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第15题 引领学生基于物质的结构分析、解释物质化学性质; 第18题 考查多角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问题; 第19题 通过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条件的分析、对实验方法的比较,考查科学循证、逻辑推理的能力;多方法、多路径解决问题并进行评价、反思与改进。培育敢于质疑、严谨论证、去伪存真的科学精神,为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凸显化学特色 重视化学研究方法 化学实验*能体现特色,试题注重对基础实验和探究实验的考查,要求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对实验基础知识、反应规律和原理进行综合运用。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证据推理、归纳总结,获得合理结论。 第7题 以蔗糖与浓硫酸发生作用的实验为载体,考查常见物质的多种性质。 第8题 考查物质制备与分离操作的实验内容,体现了实验必备知识的重要性。 第16题 考查在滴定实验中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 第19题 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经历真实的科学探究过程,使用对比、变量控制等研究方法,依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并运用反应规律分析生成物的变化,体会“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的思想。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彰显化学价值 试题以具有针对性、启发性、过程性和科学性的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考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17题 抗病毒药物替拉那韦的原料的合成,考查整体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利用新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分析并解决具体问题。 第16题 利用工业生产中尿素合成的发展过程,融合多模块知识内容,从不同角度体现化学的应用价值。 在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注重对本质的考查。 第1题 以我国科学家成功制得大面积单晶石墨炔为载体,体现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第18题 工业联合提取银和锰的流程以及 实验探究,注重考查对化学反应的规律性、思维模型的应用性等的理解,凸显了析、解决问题中的工具性,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点评专家: 北 辰(北京教育考试院) 李伏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 旌(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陈瑞雪(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曹义龙(北京市第*七一中学) 陈 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END 写在最后: 北京启迪励学持续关注 中高考 政策、知识点干货、强基综评、竞赛等 内容,欢迎关注并分享公众号给更多需要的同学或家长,点点关注不迷路~ (来源:首都教育,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