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之后,接下来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进行志愿填报。根据我省招录工作的相关安排,6月13日至16日将进行考生志愿填报模拟演练,考生可登录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进行操作练习。小编提醒考生:模拟演练是一次重要的掌握和熟悉志愿填报系统的机会,请广大考生一定认真参加演练。 高考填报志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高考分数之外,还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填报志愿时,考生首先应对自身情况判断,不能盲目攀高,也不要妄自菲薄。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意向相吻合。 具体来说,首先要有一个 职业 的 规划。 不一定多么清晰,但是一定要有方向,可能没明白想具体做什么,但是在哪个领域该有点数。 第二要有个 远大的目标。 未来你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想在哪些领域作出一些贡献,是一定要有个目标的。 第三是未来 学业 的 规划。 也就是将来是以什么形式走入职场,是先本科毕业就业,有一点积蓄和社会资历后再去考,还是说直接一步读到博士、博士后或者出国,然后再就业等等。 第四是要有 发展的规划 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一步一步做好规划,比如在二十年、三十年或者多长时间之内,你想取得什么样的*、达到什么样的成就、作出什么样的贡献。 第五是一定要 了解大学 、 了解专业 每一所大学都有很深的历史,哪怕是一些建校比较短的大学,其实它也和国际上或者是国内很多大学有联系。我们不要拿着有色眼光去看待每一所大学,现在很多家长都对民办高校有一些排斥,觉得能上公办就上公办,甚至是偏远一些或者专业不好,也不愿上民办,其实这个想法也是需要改的。还有对于五花八门专业,也是需要去了解、去认识。 第六是要 做好大学专业和城市之间的匹配。 也就是说以专业优先,还是大学优先,还是城市优先?有的说一定要先上一个好城市,到一个好城市会有好的发展,会有好的实习、就业机会,等等,这是好城市的优势,但是想去北京、上海这些所谓的好城市,是拿分数和专业来换的。同样的分数,到稍微偏远一点的地方,可能就上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大学,所以就要事先考虑清楚考生更倾向哪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