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FACE 提到恐怖片你会想到什么? 悠长的走廊,血腥的场景,一惊一乍的配乐?亦或是漆黑一片,暗到伸手不见五指的画面。不得不承认,大多数恐怖片是这样的! ·01· 恐怖片 ·Horror Movie 在我们的习惯性认知里,恐怖电影存在的意义似乎仅仅是制造刺激,我们很难跟这一类型的作品要格调,这太奢侈了。 但大类别下总会有些惊喜之作。
比如拍摄于1977年的 《阴风阵阵》 ,用瑰丽的色彩打造出一个个迷幻的空间,借以制造一种诡异又奢靡的气氛。 卧室,会客厅,练功房,密室,它的每一个场景都做到了独立且精致。尤其是 色彩、图形的运用 ,颇有前瞻性,甚至可以看到 孟菲斯风格的雏形 。
·02· 孟菲斯风格 ·Memphis 孟菲斯派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兴起于意大利米兰的设计流派,在视觉上以 大胆的配色,夸张的几何图样 为代表。其诞生的背景是 “反现代主义” 。
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世界进入后工业时代。到了70年代,丰富的物质致使消费主义盛行。“自由主义”思潮下只讲究实用的刻板逐渐被鄙夷, 审美潮流逐渐追求个性化 。 在这一背景下更多的强调 “非实用”注重装饰以及风格化的设计 开始盛行。 ·03· 色彩与 电影造景 ·Color&Film prop 孟菲斯派的设计特点就是 “新奇大胆” 充满了跳跃色彩,令人为之一振。这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设计特征,根本原因还是 “物质的丰富,导致人们对装饰的需要。” 上世纪70年代, 消费主义与反消费主义并行 。媒体开始脱离纸面,电视开始普及,电影也全面进入有色时代。意大利电影人,秉承着他们一贯优秀的品味,制作出 独树一帜、时髦、大胆、充满了瑰丽色彩的意大利式恐怖片 。 这其中,《阴风阵阵》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这里,科普一个类型— “Giallo电影” 。 Giallo意大利语中“黄色”之意。在通俗语境下,带有犯罪、色情、恐怖元素的作品会被冠以Giallo标签。《阴风阵阵》就在这一类别下。
这一类电影主要就是 刺激 ,而《阴风阵阵》所带来的刺激感更多不是来源于血腥的场面,而是 视听语言 。在色彩的运用上非常的大胆,即便在放纵迷乱的70年代也足够大胆,令人耳目一新。
电影中的主要场景芭蕾舞学校坐落于一座混合了哥特与新艺术风格的玫红色建筑中。 玫红色也正是电影的主基调色 。
大厅设有色彩鲜明,对比强烈,且充满不合时宜现代感的几何拼接地板。墙面出现了多立克柱形的彩绘,严谨的对称,加之煽情的色彩打造出近乎荒谬的迷乱感。
屋顶的彩色玻璃花窗同样设色大胆。采用了明亮的 红,黄,蓝 ,三原色进行搭配。 众所周知,这三个颜色在色环上呈现120度角的巨大差异。如果这都不能称之为“大胆鲜明”那么也没什么能够称得上的了。
·04· 拼贴与解构 ·Collage&Deconstruction 如果说色彩制造和谐,那么 “风格”的差异 则在和谐中打造出一丝混乱感。 比如这个出现过很多次的走廊,两侧带有强烈的哥特暗示的立柱,以及尽头处装饰主义风格的门形成了一种拼贴样式。
作为重要场景的练功房,整体空间明亮干净,是一个没有过多装饰的现代主义空间,但四周却设有新艺术风格的玫瑰花窗装饰。这一设计给单调的环境增加了舞台感。
电影场景设计本来就更强调展示性,而非实用。 所以,电影中诠释出的前瞻性可以预见的。但大量拼贴,跳跃与不协调感的混搭,扔超前于时代,显得很特别。 ·05· 设计的双重译码 ·Design Coding 《阴风阵阵》的场景大多精致而另有深意。而这其中*精妙,且具有征意味的是 壁纸的使用 。 影片中的重要线索,通往密道的暗门,隐藏在壁纸植物纹样的线条中。局部装饰有比亚兹莱的插画,颇有东方主义风格,令人联想到和式间隐藏的暗格。
女主卧室的壁纸直接截取的一张埃舍尔的名画。 用现代派绘画局部融入设计,这一手法显示出风格的 “双重译码” 。截取艺术品的局部放到生活片段中,打破了艺术只能在博物馆中欣赏的偏见。把形而上的艺术与融入生活场景,既是传世之作,又是随心所欲。 既是美学,又无比的商业化。
·02· 前瞻性与 思潮的产生 ·Foresight&Trend of Thought
如果就这个问题深究,我们可以从其 文化本质 来看。 事实上,任何思潮的产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从 量变到质变 的结果。意大利地处地中海文化的核心圈,自古以来就是诸多交通渠道的交汇点,俗语有云“条条大路通罗马。” 受到地缘影响,这一地区的人自古以来敏感多变,追求新奇刺激。对于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有着先天的排斥。比起素雅, 丰富的色彩,多元化的组合才是审美的主流。
意大利著名设计师 埃托·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 曾经阐述过他的设计理论。“生活是时尚的,你们都会换衣服。那么如果你有一所房子,你还年轻,你会变老,你要结婚,有孩子,妻子搬走了,又有新的女朋友住进来。怎么能做到一成不变呢?” “你的房子不是庙宇!”
埃托·索特萨斯也是孟菲斯派的代表人物,这一派别认为, 设计要提供多元化的消费产品,所以必须是丰富而能彰显个性的。 他们极力反对的就是现代主义“装饰即罪恶”“少即是多”的理念。 在这里,笔者并不想纠结于“哪一种设计理念更优越”。只是想反推一下地缘影响。在“姑娘好看,饭好吃的地方”人们可能并不太愿意花精力研究哲学,思考人生。但在审美上却能做到独树一帜。他们更偏向于 “富饶”“花团锦簇”更愿意创造漂亮且没有用的东西 。
让我们回归到电影。你知道每一年要上映多少部恐怖片吗?数以万计,你可能要花掉很长的时间才能把他们看完。 他们之中大部分泯然众生,并不是每一部都值得被记住,但《阴风阵阵》做到了,他用他浮夸的外包装在恐怖片这一类型中脱颖而出。 这大概就是“无用”的用图,“装饰”的力量。
✺ CONSULTANT:YS 新媒体实验室 ✺ PRODUCTION:YS 新媒体实验室 ✺ EDIT&VISION:Sarah ✺ AUDIT:6V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方☉ ☉ 本文系野生国际艺术中心原创☉ ☉未经许可,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