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人回答
-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避免在极度疲劳、过饱、过饥、大汗淋漓、酒醉、情绪不稳、经期等情况下进行艾灸。 对于有太阳经表证、阴血亏虚证、实热证等疾病的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有热证、阴虚有热者、有湿热证、中暑等疾病的患者,需要谨慎使用艾灸,或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避免在脸部、乳头、阴部等部位进行直接灸,以免造成永久性疤痕。 艾灸时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和热度,避免烫伤皮肤。 在艾灸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艾灸后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洗澡,以免影响艾灸效果。 艾灸时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缺氧。 艾灸后要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对于儿童、老人、体弱者等人群,艾灸时间不宜过长,剂量不宜过大。 如果有感染或出血等病症,不宜进行艾灸。 艾灸时要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并咨询专业医师的建议。
白至
回答于2023/12/26 18:08:25抢首赞
相关问答
热门课程
更多
-
-
中医艾灸培训¥999
-
中医艾灸职业培训课程¥1980
-
中医理疗请询价
-
资料库更多
- 长期做艾灸对人体有好处吗?科普#艾灸培训
- 艾灸时有哪些注意事项?攻略#艾灸培训
- 艾灸师的行业前景如何?就业#艾灸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