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专业、优质、负责
海南万托出国留学老师直接接听
2024/12/3 1:00:16
“博士毕业后,能干什么工作?”博士毕业后的职业道路是多样化...
“博士毕业后,能干什么工作?”博士毕业后的职业道路是多样化的。在许多人的传统观念中,博士学位象征着学术领域的精英,他们被视为的守护者,通常预期会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中担任教职或从事科研工作。对于那些选择非学术职业的博士毕业生,他们有时会被看作是学术界的流失。然而,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博士毕业生在高等教育机构就业的比例已经低于50%。随着进入“好平台”的难度增加,许多985高校的博士毕业生转而投身于民办高校。与此同时,博士毕业生选择进入企业、党政机关等非学术领域的就业比例正在逐年增加。随着博士生逐渐成为社会的“非稀缺资源”,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定位和角色正在经历着“击碎”与“重塑”的过程。向“上”难走 向“下”兼容很多博士毕业时“满脑子都是学术理想”,选工作时的标准就是“好平台、好学校”,但在通往高校的窄门外,从不缺少排队的人。自2017年至2022年期间,研究生招生规模实现了接近60%的扩增,博士招生的增长尤为突出,五年间的增幅达到了65.7%,博士毕业生的增长率也一直处于增长趋势中。与此同时,全国高等院校专任教师的5年间平均增长率约为3.92%,其中本科院校的增长率为2.99%,专科院校为5.95%,虽然高校的用人需求也在增长,但博士毕业生的增速明显超过教师队伍整体的增速,学术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教职岗位名额,越来越不够用了。
“僧多粥少”的境况下,高校的入职门槛被不断拉高,很多岗位已经变得可望而不可即。海外学校博士去985任职,985博士再去211高校“踢馆”……大多数高校在面试时,还会暗中比较求职者的科研成果、导师咖位、团队及平台实力等,以期从众多博士中挑选出那只*具优势的科研“潜力股”。今年夏天,一位本硕北师大的北大博士向高校投了近60份简历,除了一所211有所回复,其他全部石沉大海。纵向对比前两年的情况,北大或985高校哲学系的博士毕业生如果有一两篇核心期刊足够进入211高校拿到讲师职位。但到了2024年,同样的背景和论文数量,“一本以上的院校可能都不怎么看得上”。另一位毕业于211高校的工科博士也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五篇论文,三篇一区top,两篇2区,还有两篇高被引,也没找到工作。”他投简历的目标仅仅止步于普通一本和二本院校,“211我投都不敢投”。
图源:知乎当学校博士在公办高校屡屡碰壁,去民办院校任职,成为高校求职生态中的一项基本操作。不过,向“下”兼容拿到offer也不容易,因为民办、大专院校的“入口处”,也挤满了高校的博士。以前述那位北大博士最终入职的民办二本院校为例,该校在2024年2月初发布的人才招聘公告显示,计划招聘的博士131人。而截至目前,该校所发布的录用公告显示,共有219名博士生进入公示程序,其中来自C9高校的博士生约占1/10。学术道路上处处潜伏着被淘汰的风险,成功入职只是闯过了第*关,为了熬过”非升即走“、评上长聘副教授,博士生们也越来越拼。名目繁多的考核、申请难度剧增的项目课题、变动的评价标准、有限的晋升名额……在这场无休止的“下,不禁让人生出疑问:高校任职,是博士就业的归宿吗?走出象牙塔事实证明,到高校任职仍是博士毕业生的“第*选择”,但值得注意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博士生走出象牙塔,不断到各行各业去发挥才干。据教育部的就业数据显示,到去年8月底,40%不到的博士毕业生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就业,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在7.52万人中已经超过了1/5,该比例三年来持续上升。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沈文钦也曾基于2017年和 2021年的两次调查数据,对“双”博士生毕业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显示,2021年受调查博士生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就业的比例,分别为52.6%和9.1%,与2017年相比,这些高校大部分博士生到学术部门就业*均有所下降。显然,博士就业多元化正在成为一种新常态。那么,从高校教职竞争中“出走”的博士们,又选择了去向何处?今年以来,在基层街道、事业单位的博士身影越来越多了,斯坦福博士当乡镇公务员,清华、北大等学校的博士考取杭州市、深圳市等地街道办的公务员编制等也接连引发关注。选择去当基层公务员,不仅是为了求稳,各省市拿出的“真金白银”也确实令人心动。
例如福建省自2012年以来,探索从国内学校引进优秀博士毕业生,直接挂职县乡的重要岗位,并配套多项措施重点培养。而以这种“引进生”身份被引进的博士毕业生,甚至可以直接挂任科技副县(市、区)长。今年10月到北京揽才的江苏也诚意满满,明确选聘到省属事业单位的博士毕业生,可安排为特聘副教授或副研究员。聘用后,经考核合格且符合调任等规定的,择优调任到党政机关,并纳入选调生队伍。除公务员系统外,去企业、下沉到生产研发一线,也是博士毕业生“分流”的重要渠道。真正站在行业前沿、自由度相对较高的研发环境,优厚的薪资福利,以及可以感受到更切实的科研成果转化……企业俨然成为了一片适合博士大展拳脚的热土。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增设专业博士类型,扩大专业博士招生规模,正是期望有更多博士能够进入企业,适应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服务于当下的产业转型发展。身处“处处是竞争”的时代,博士生也许需要更早地规划未来。当然,无论是选择留在高校,还是进企业、去考编,只要能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每一条路都有价值,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文章来源:软科
扫码添加我们的招生顾问为您定制专属的留学方案▼点击关注,菜单栏自取招生简章,免费获取留学小工具、学术和英语资料等
解答各类课程问题、介绍院校情况及招生倾向
微信号:175******82
相关资讯
“海南万托出国留学”是信思咨询(海南)有限公司在教育宝平台开设的店铺,若该店铺内信息涉嫌虚假或违法,请点击这里向教育宝反馈,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